就业乃民生之本。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就业规模扩大了3.28倍,城镇就业人员增长18.71倍,失业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多方式就业格局初步形成……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报告之五,用一系列翔实的数据,揭示了我国劳动就业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城镇劳动力处在普遍失业的状态。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只有1533万人,而城镇失业者高达474.2万人,失业率高达23.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就业问题。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作为优先政策目标之一,针对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适时调整就业政策,促进了我国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
据统计,全国就业人员从1949年的18082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77480万人,就业规模扩大了3.28倍;城镇就业增长更为迅速,2008年末,城镇就业人员达30210万人,比1949年增长了18.71倍。
就业结构显著优化
旧中国,不仅就业规模小,就业结构也很不合理。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也明显改善。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城镇就业比例很低。1949年,城镇就业人员只占全国就业人员的8.5%。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就业人员迅速增加。到2008年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已达39%。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十分落后。1952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只占全部就业人员的7.4%和9.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迅速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了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迅速增加。2008年,全部就业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占27.2%,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3.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个体劳动者曾占城镇就业人员的50%左右。但由于过分强调公有制,导致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全面萎缩。改革开放以后,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就业人数迅速增长。到2008年,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的28.9%。
新中国成立前,劳动者普遍处在文盲半文盲状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凤毛麟角。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2008年,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8.5年,比1982年提高2.7年。在全部就业人员中,文盲及半文盲由28.2%下降到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