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财富福利计划市场蓬勃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日渐缩小。然而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口比重下降的问题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据预测,到2040年,我国老龄人口的比重将达到20%。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为员工制订补充财富计划,如养老计划、员工储蓄计划等。这些计划既是企业挽留人才的法宝,也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大多数企业带来的打击都是沉重的,步入2010年,虽然金融危机的阴影正在消退,但是在前景尚未明朗的情况下,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长期发展下去,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开源节流”的重要性。企业的管理者对各项成本进行严格管控,而对于员工福利计划成本控制则尤为突出。财富类的养老储蓄福利作为众多员工福利计划中的重要部分,是市场上各家服务提供商之间抢夺客户的重要战场。然而在声势浩大的客户抢夺战背后,我们发现目前国内金融产品市场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目前市场上企业依托第三方运行的储蓄计划形式主要有:企业年金、团体养老保险、信托型储蓄计划。
企业年金主要由四个管理角色来运营,分别是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其收费标准主要依照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第23号令《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而定。团体养老保险主要包含外在和内在两部分费用。外在费用包括初始费、账户管理费和投资组合转换费;内在费用则包括退保费和投资管理费。信托型储蓄计划类似于企业年金操作模式,一般根据资产规模分为集合计划和单一计划。在费用方面,各服务商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包括:托管费、账户管理费、投资管理费、投资组合转换费等。
通过对金融服务商进行实际追踪调研,以及对于大量的操作案例和市场的观察,针对中国特殊背景下的养老金、储蓄福利市场和产品,推荐以下关于财富类福利计划的费用审查和监管流程:
■全面了解计划收费:作为计划运营企业以及计划受托人,获悉产品特征、确认费用支付方和利益相关方、核算费用是有效管控计划的根本。除此之外,要想成为一名合格高效的监督员,还需要知道各类管理人的费率变化、费用明细和可变费用等。全面掌握相关政策以及定期进行财务分析也相当重要。
■考查费用的合理性:由于中国财富福利产品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供应商将不断推出具有新的特征和适用性的产品,企业或受托人在考查产品费用的时候切不可墨守成规,需要积极进行市场分析,及时掌握市场基准。建议广泛参考供应商的信息披露、研究数据和相类似的计划下的收费标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聘请专业机构协同进行审查分析相关费用,以更全面有效地了解相关信息。
■服务与费用的监管:企业或受托人需要定期对计划的费用进行审查,计划的改变需与时俱进。费用政策制定需“以人为本”,评价和监管费用支出的时候,最大程度地保障个人和企业的利益。
■系统记录服务费用:中国有句古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财富产品作为伴随个人一生的福利项目,完善科学的记录体系对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和受托人应当规范各项养老福利的备忘录、存档项目费用分析、不同时期的市场调研基准报告和相关合同文件等。具有合规的费用政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帮助企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随着中国养老储蓄市场的不断扩大,企业和个人对于财富产品的关注日益加强,规范透明的产品费用体系是大势所趋,建立完善的费用评级系统更是刻不容缓。证明有适当的尽职调查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所有受托服务都具有良好记录和完善的监管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