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11-05-06 |
信息来源:科讯网 |
2010年1月三网融合政策之前,NGB是广电总局推进广电网络向下一代演进的重大战略,以2008年3月广电总局和科技部签署合作协议,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正式进入大众视野。其核心是科技部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3TNet”和有线电视的数字化成果。NGB正式亮相之后,各方热议频频。但是大家能看到仅仅是NGB在上海有了一个实验网建设,对全国各地大大小小数千家有线网络来说,不过是水中花、镜中月,谁也指望不上NGB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提升。NGB反而成了一个被炒作的概念,设备制造厂家、各种网络方案等等被贴上NGB标签,NGB变成了一只“筐”,什么都往里装。2009年一年NGB也鲜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的三网融合新政出台之后,三网融合概念立刻取代NGB成为行业最热议的话题。展会上、各种论坛有关NGB的话题渐渐冷清。NGB显然立刻处于尴尬之中,按照NGB的规划10年内建成,而国家要求在5年内实现三网融合,NGB还没带领有线网络前进的时候,可能已经被电信融合了。
有线行业仍旧处于网络整合、网络改造、数字化转换的基础性任务中,面对三网融合业务的压力、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的压力,有线网络危机感、紧迫感空前强烈。NGB的宏大规划纲领显然不能给整个行业带来信心、带来实质帮助,甚至连希望都带不来,各地有进取心的有线网络各自突围、苦苦寻觅发展之道。
三网融合的新情况
然而过去的一年,各种情况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三网融合并没有如期而至。三网融合没有按照国务院的规划时间表进行。不少政府官员和专家开始鼓吹说三网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稀释国务院的时间要求。而已经退休的前中国电信总工程师韦乐平则直白地说三网融合近乎夭折。
广电在三网融合方案的反复博弈中,获得了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的内容集成播控权,至少在短期内牢牢地控制着三网融合的主动权。此外,广电组建国家级有线网络公司已经铁板钉钉,今年内正式挂牌成立应该没有悬念了。
新版NGB思路出炉
在三网融合进展停滞的情况下,新版的NGB规划又开始出现在业内人士面前。广电总局科技司盛志凡处长在CCBN2011期间阐释了新版的NGB建设思路。新的建设思路被归纳为“136工程”,就是建设1个全国性的有线电视内容分发中心,有线电视运营支撑系统、内容监管系统、骨干网交换系统3个系统,此外是6个基地:广播电视内容集成基地、文化资源集成基地、数字电视出版物集成基地、数字电视互动教育内容集成基地、综合资讯服务基地、数字电视互联网基地。可见,NGB从强调3TNet的高带宽变成了强调内容加网络。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在三网融合政策中广电获得了各种视频的集成播控权,在修订版的NGB规划中突出强调了这一点,思路是将广播电视制作播出机构和有线网络两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新版NGB最引人瞩目是当然还是这个规划怎么实施,据盛志凡处长介绍,新组建的国家有线网络公司将推进NGB的规划和部署。
但是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的报告中并没有这么说,没有说国网将是NGB的推进主体,只是说国网将是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推进全国有线网络的统一。推进NGB 所需要的巨额资金的来源在哪里?和公共互联网是什么关系?怎么应对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这些等等仍然让人一头雾水,看起来还没有人敢投入NGB的怀抱。
一个让人感到大惑不解的方面是,NGB的新规划看起来是一个互联互通的有线电视专网,如果没有互联网宽带接入网、城域网、骨干网、IDC以及国际出口,有线网络怎么进入利润巨大的互联网数据、语音业务呢?没有电信业务的网络怎么进入三网融合成为全业务的“第四大”运营商呢?
侯自强教授非常直接地说,这是将三网融合引入歧途,不尊重科学规律也不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应该重新审视。
有线网络关注的市场和前景
无论三网融合和NGB怎样喧嚣,各地有线网络最关注的还是自身的前途命运。做好一张优质的双向网络,利用有线网络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清互动电视市场,积极开展宽带接入业务,怎样建设内容产业、怎样迎接互联网电视、IPTV的竞争,这些是有线网络最关注的问题。各地有线网络最渴望的是国家网络公司、NGB能带领它们走向互联互通、改造好网络甚至统一的全国规模运营,目标仍旧是当前的发展、未来的发展前景。看起来新版的NGB带给大家的仍旧是愿景,很难会给有线网络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