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副所长胡坚波和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标准所主任万屹在今日做客新浪访谈间时表示,数据流量的增长使LTE提前上马两三年,终端芯片成为制约LTE发展的因素,两年后有望规模推出LTE终端。
中国联通在5月17号就在全国56个城市升级到HSPA+,网络速度可以达到21.6M,对于中国联通的网络升级,胡坚波表示,“中国联通WCDMA网络产业链很强大,无论是网络技术还是终端等等方面,相比于其它的3G技术本身就有一些优势,这次升级更多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
他也提醒道,“网络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技术本身,也不仅仅看到速率,我们要考虑整个网络的覆盖状况,整个网络提供的话音业务情况,包括室内覆盖的情况等等,整个网络质量的状况,这里会综合决定整个网络在进程中发挥作用。”
对于LTE的发展,万屹认为,“iPhone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移动网上数据业务的流量。在现在的移动通信网上,国外的先进的运营商网络上面的数据业务已经超过语音业务,成为一个主要的业务形态。国内可能3G牌照刚发,稍微落后一点,但基本上也应该达到40%-50%的水平,数据和语音业务差不多同等。“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市场会逼得比我们原来预计的快很多,这样我们会把LTE,原来认为还有2年或者3年的时间,整个行业会往前赶,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性能、更多的容量支撑这种快速增长的业务。”万屹表示。
而在终端发展商,胡坚波认为,LTE的终端以及未来4G的终端,“主要是在芯片上面还是受到一些限制,LTE的终端如果说要规模性推出,至少还应该有2年左右的时间。”
新浪科技:各位网友大家好,又是一年一度的5·17世界电信日,每年的5·17电信日新浪科技都会邀请一些重量级嘉宾做客新浪访谈间,聊一聊这一年来电信业发展的问题。在今年的5·17来临之际,我们去梳理这一年来电信业发展的问题,在电信网络层面,中国移动在今年已经开始建设TD-LTE规模实验网络,中国联通在5月17号就在全国56个城市升级到HSPA+,网络速度可以达到21.6M。今天邀请两位重要嘉宾,一位是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的胡坚波所长,另一位是标准所的万屹主任来聊一聊这个话题。两位先和网友打个招呼吧。
胡坚波: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新浪和大家做一些沟通交流。
万屹: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再次来到新浪,跟大家做一个交流,谢谢!
新浪科技:中国联通要在全国56个城市一下子将网络从7.2M升级到21.6M。你们两位怎么看待中国联通这样一个升级?
胡坚波:中国联通这一次在5·17之前对56个城市WCDMA的网络升级到HSPA+,网速也提高到21M。从技术演进来看是非常符合整个WCDMA技术方向里的一种升级,而且从全球来看,有很多运营商已经完全了这样的升级,甚至有很多运营商还完成了双载波到多载波的升级,甚至速率更高。
中国联通的演进是它网络发展中间非常合理的一个环节,当然这种演进方式,我个人认为,从中国联通的网络角度来看,更多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我们也知道,中国联通WCDMA网络本身产业链就很强大,无论是网络技术还是终端等等方面,相比于其它的3G技术本身就有一些优势,在中国国内3G运行的这两年我们也看到,它技术的优势表现的比较明显。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就可以更加强化它这样一种优势,但是网络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技术本身,也不仅仅看到速率,我们要考虑整个网络的覆盖状况,整个网络提供的话音业务情况,包括室内覆盖的情况等等,整个网络质量的状况,这里会综合决定整个网络在进程中发挥作用。我认为这样一种演进应该能提升中国联通的网络竞争力,但还是相对有限。
新浪科技:万老师怎么看?
万屹:这几年来整个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像苹果公司推出iPhone以后,这几年里各种各样数据业务的增长非常非常快。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的AT&T,他们因为引入了iPhone以后,整个网络面临非常大的压力,而且有时还会发生一些拥堵的情况。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中国联通在国内是惟一的能用iPhone的运营商,它为了吸引这批用户,或者说为了支持iPhone的用户能够给他们更好的体验,能够把高端用户真正从中国移动挖过来,需要他们的网络有非常好的服务、非常好的体验。这几年联通采取一些措施,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网络的性能等等,我相信这是他们整个企业战略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把网络的性能能够再上一个台阶,能够更好的把服务做好。
新浪科技:中国移动今年年初就开始建设TD-LTE的规模实验网络,不知道两位从你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现在建设的怎么样?
胡坚波:谈到这个问题稍微延伸一下,刚才也谈到iPhone和移动互联网。其实技术本身的优势还有一点是跟终端的关联性比较大,像HSPA+的网络也好,或者是TD-LTE的网络也好,能不能真正发挥优势,其实跟终端和它的匹配性有很大的关联。像现在中国联通是HSPA+目前拿出的终端还是数据卡模式,少量的手机终端也能够支持,TD—LTE初期也是以数据卡的模式。对终端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不光是技术本身。如果咱们谈面向移动互联网,更多关注手机终端这一块的发展,技术的竞争力还是影响最大的。
新浪科技:万老师怎么看?
万屹:终端问题其实是通信里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有时候我们会谈有一个鸡生蛋或者是蛋生鸡的问题。很多终端设备商包括终端的这些芯片商,如果没有一个相应的网络会支撑终端,它会觉得我的研发经费投入以后是不是会没有回报。所以,在整个产业链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网络,做终端的人就没有兴趣,没有人做终端,网络建完了就没有使用价值。所以,在这个循环中间,有的时候需要一个比较大的厂商或者一个比较大的运营商能够站出来说,主动地开始做一件事情,打破恶性循环,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我相信像中国移动如此积极的在推TD-LTE,包括我们政府也非常支持它,很大程度上是考虑我们需要给业界一个信号,意思就是如果你们现在开始做这个终端,很快相应的网络已经有了。所以,这次规模搞的比较大,差不多每个厂商会有一百个基站的规格,在7个城市里,有的城市有一个,有的城市有两个,差不多一百到两百个基站。这样的规模建起来以后,应该说给产业界一个非常好的信号,能够推动大家开始把真正的研发实力和真正的资金投入到这个产业链的终端部分。
新浪科技:说到试点城市,一开始工信部公布了6个试点城市,是有批文的,但是后来我们慢慢发现,除了已经公布的像上海、深圳、厦门,北京也加进来,现在成为7个试点城市,怎么看待北京的加入?
胡坚波:我们知道TD-LTE也好,HSPA+也好都是针对数据业务而言,数据业务我们也知道肯定大家的需求比较旺盛,还是在用户比较活跃的城市,北京也是比较突出。从实验来看,因为我们讲规模实验,是要解决我们未来商用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个影响力的问题,我们希望把规模实验的国际影响力发展出来,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力发展处理。像北京这种城市很有代表性,受的关注度更高。这可能是一些理由,会把北京加进来,这样能更好的达到我们最开始设计TD-LTE规模实验的目标。
新浪科技:业界一直有这样的声音,在3G发展上,中国联通还是发展的比较好,中国移动因为使用了自主的3G标准,现在的发展不是预想中那么好,有这样的声音中国移动急于上TD-LTE补3G发展的不足。怎么看这样一种论调?
万屹:先从技术部分来说,实际上技术的发展,包括我们国家的TD-SCDMA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HSDPA、HSUPA和HSPA+,只是我们有时在新闻宣传上不太仔细细分这些东西。中国移动现在网络的水平已经到了HSUPA,也是跟中国联通现在的技术演进水平是一样的。中国移动这所以这么强力的推这件事情,其实任何一个技术都有一个成熟的过程,只不过惟一的区别,TD-SCDMA是我们自主的技术,我们要出面推这件事情,所以大家能够在国内的新闻上经常看到中国移动做很多很多事情。同样的问题,其实中国联通那边,如果采用WCDMA,向LTE演进的时候,也有同样建规模实验网之类的问题,只不过唯一的区别,这个工作可能是国外的一些运营商在做,比如可以看到美国Verizon运营商有一个很爆炸性的新闻出来,网络宕机一天多。周末看到新闻,他们已经恢复了,但是他们不解释为什么会宕机。所有的技术都会有这么一个过程,只不过TD的事情是我们自己做,比较吸引眼球,WCDMA是国外的一些运营商在做,可能有时候没有看到这些事情,但这些事情所有的工作都有人在做。
新浪科技:我们现在真的到了LTE时代吗?
胡坚波:长期演进是整个本身技术的名称而已,其实从LTE的起始开始,现在已经不是说最近刚提出来,这个技术概念已经提出来相当长的时间,只不过现在LTE随着整个技术的发展,它到了要逐步走向商用的阶段,所以现在大家的关注度很高。从全球来看,包括TDD和FDD,基本上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很大的范围。TD-LTE也开始大规模在中国实验。和FDD所谓的商用网相比,我们的商用网规模一点都不小。
刚才我们谈的这些问题,是目前的终端支持还是很有限的,网络建的再完善,真的业务开展起来也是很有限的。TD-LTE从字面上理解是长期演进,现在有可能它不是说一个非常遥远的事情,而是我们确确实实要感受到它即将发生的事情。
万屹:我们经常说市场驱动技术,不能不谈市场的变化,不能不谈iPhone的变化。事实上因为iPhone的兴起,它极大的促进了整个移动网上数据业务的流量。我们看到的统计结果,在现在的移动通信网上,在国外的一些先进的运营商,它网络上面的数据业务已经超过语音业务,成为一个主要的业务形态。国内可能3G牌照刚发,稍微落后一点,但基本上也应该达到40%-50%的水平,数据和语音业务差不多同等。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市场会逼的比我们原来预计的快很多,这样我们会把LTE,原来认为还有2年或者3年的时间,整个行业会往前赶,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性能、更多的容量支撑这种快速增长的业务。
新浪科技:但是现在在终端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国内的终端始终不论是从TD终端的发展可以看到,它永远好像是大家都在说瓶颈就是终端,不是说网络不行,而是终端不行。你们两位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让终端尽快的好起来,当然我们不指望中国出现像iPhone那样的革命性的终端,但它的确现在比如数据卡也比较少,手机就更差了,您认为这个问题的发展阻碍在哪儿?
胡坚波:因为本身我觉得从技术发展来看,为什么终端总是在后面呢?其实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对技术本身的要求来看,技术发展来看终端总是在后面。
刚才万总也谈到这个事,终端本身在整个产业链中,它的研发投入也很大,在技术发展不是非常明朗的时候,它总是会犹豫。这个时候我们也希望整个产业链最好是能够互相连动起来,包括现在国内在TD终端方面,也是希望中国移动更多的去投入到这方面的工作,这样帮助终端产业链迅速的完善终端。从工业设计上必然有这么一个过程,一旦终端的规模上去以后,包括终端的价格、成熟度还是会提高,这应该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
新浪科技:您预计什么时候手机终端能够在LTE上有比较好的应用?
胡坚波:我了解不是很详细,LTE的终端,实际上包括未来4G的终端,它主要是在芯片上面还是受到一些限制,芯片技术要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达到,LTE的终端如果说要规模性推出,至少还应该有2年左右的时间,还需要有一个时间来过渡。
万屹:其实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政府和企业都做了很多事情,中国移动投了很多钱,采用集采的方式,把钱投进去以后实际上在分担整个产业链的风险,能够促进包括芯片商和终端商把钱投进去。政府做的事情,主要是在我们院里做了一些技术试验,因为任何技术开发都有一些开发的难度,都有技术本身的风险。通过政府组织技术试验,大家共同交流,能够把技术风险消化在研发的阶段。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LTE的终端会比原来的终端有更大的难度。第一,它的数据处理的能力比原来要大很多。第二,新的终端不仅仅是打电话的终端,它是数据终端,或者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智能终端,除了负责通讯这部分之外,还有游戏、显示等等这些功能都做进来。所以,整个终端链起来是要花一些时间的,特别是芯片的制造工艺以及芯片制造工艺解决之后终端本身的像游戏等等一些功能。
新浪科技:中国移动在3G这一块发展的不是那么好,中国联通从2009年、2010年,因为iPhone教育了用户,教育了大家使用3G,而现在它的3G用户的质量很好。中国移动比如说从哪些方面可以努力,能够迎头赶上?两位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胡坚波:咱们怎么评价3G的发展,中国3G发展也差不多发展了一年多,去年是元年,到今年这个时间点。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从我们官方统计的数据来看,中国移动的3G用户也不低,量也是很大的。为什么大家对中国联通印象这么深?主要是由于iPhone这种终端造成的,因为iPhone的帮忙好像把所有的东西都掩盖住,大家就注意iPhone了,iPhone发展得好好像3G就发展得好。但我们看到iPhone绝对只代表一部分高端用户,有多少人可以用iPhone呢?中国广大的移动互联网终端还不是iPhone的形式,还有很多形式,现在主要是老的以诺基亚智能终端为主体的上网方式。
3G的发展怎么评价,还不能简单的说中国联通3G发展的就比中国移动好。从我们掌握的数据看,中国移动目前网上流量压力是非常大的,它现在网络的流量压力比中国联通大得多,它的2G网络,目前它的网络利用率非常高,所以它面临很大的网络实际的压力,它需要说怎么迅速的增大我的网络能力。增大网络能力这一块实际上还跟终端有关系,TD网络建设的规模再大,如果没有足够的TD终端,TD网络是闲置的,就像中国联通也有这个问题,HSPA+如果没有足够的终端进去,HSPA+的网络是放在那儿没人用的。网络扩大的同时终端必须扩大它的渗透率,才能改进你的网络表现。
中国移动从整体竞争来看,中国移动的优势还是非常强的,因为它是整体优势。但具体到3G来看,更多表现它在3G技术方面可能相对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高端用户的争夺方面,可能会有一些差距,这么来理解这个事可能比较合理。
万屹:还是我原来的观点,因为TD-LTE在国内做,所以你看到它很多问题。如果TD—LTE不在国内做,他们也有更多的问题,只不过你看不到而已。中国移动是这个行业的老大,老大要做老大的事情,或者这个老大要承担这个行业的很多责任,投了很多钱去驱动这个产业的发展,这样你会看到它投入很多钱,但像中国联通,因为它在WCDMA整个产业阵营里,它不是一个老大的地位,所以它不需要做很多很多事情。但是反过来,它会有很多限制。比如说它跟iPhone苹果公司谈的时候,它的价钱就谈不下来,因为苹果公司觉得你无所谓,我没必要减价去支持你,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虽然联通拿了很多iPhone的用户,用户长上去,但是拿的这些iPhone用户,利益是要分给苹果公司的,谈判的过程中是谈不下来,达不到老大的地位。反过来如果中国移动能够做很多事情,能够把这个产业链带起来,它在这个产业里面的地位就是不言而喻的。它这样再去比如跟其它一些公司谈,它拿到的折扣肯定跟联通是不一样的。所以,它做工作是不会亏的,只不过你看到它现在做很多工作,他将来谈判的时候会把它的投入拿回来的,这是它维持老大地位的一个方式。
新浪科技:这一次中国联通是56个城市做了网络升级,投入的数据卡大概10万张左右。你们有没有市场方面的预期?
胡坚波:买不买终端有几个因素要考虑,买这个终端的用户群体肯定基本上如果商用卡,基本上是原来买数据卡的群体。但是这个群体里,其实大部分,从竞争角度来看,包括电信在内,本身W的竞争力就是稍微强一点。另外,资费的问题,这么高的上网速度,如果资费上去,这种上网资费大家能承受的能力肯定又会有问题。原来的套餐,在这种上网速度下,原有的用户觉得他所要付出的更多。
为什么我说是锦上添花呢?原来用你的就是最好的,只不过用一个更好的,这回可能升级他的网络到你这儿来。如果人家是因为资费的原因没有选择你,可能还不会选择你。升级就看这部分用户要升级,我们要看这部分用户,实际上有一个使用率的问题,数据卡还是要配合pad,配合平板或者笔记本电脑使用,它的应用场合还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现在我们看到几家运营商都是和WLAN的网络开始结合,很多场合下可以用WLAN的方式满足高速上网的需求,对于常规的上网需求,原有的上网卡也能够得到满足,确实能够增加它的竞争力,但是我们不能放大它的这种竞争力,突然好像整个市场因此而出现非常大的变化,会进一步提高,但是度是有一定限度。
新浪科技:刚才胡老师谈到大家都在做WLAN,现在运营商都在上马无线城市,还有加大布局WLAN,是不是现在有一种狂热的状态在里面呢?
万屹:这个方面我们看到国外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像AT&T情况,iPhone给它带来的压力特别大,确实把它的网络冲击得不行。对于全球的很多运营商来说,有时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其实上这么一个东西以后,iPhone的服务质量很难保证,因为它是不需要许可证的平台,任何人在这个平台上都可以干扰你,这样服务很难保证,投资效果也很难保证。这种情况下,全球的运营商都在上,不光是中国的运营商,这主要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压力。所以,我们现在也在研究一些新技术,比如说我们可以考虑把移动网络的能力可能要进一步提升,LTE有可能不够,我们会有LTE的下一代技术。
新浪科技:会是5G吗?
万屹:也许没到5G,我们有时叫LTE的增强性技术。
新浪科技:那会是什么状态?
万屹:因为我们看到的市场需求是移动互联网带来业务量的增长,平均每年至少翻一倍,我们需要一个技术能够把我们的能力要提高到10倍或者更多。
新浪科技:现在就要做这样一个预计。
万屹:对,所以有一些前端的科研工作我们正在做。
新浪科技:能透露一下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展现在我们面前吗?
万屹:我们现在有一些内部的预言,看看这个技术的潜力大概有多大,可能会在明年的这个时候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数字出来。
新浪科技:胡所长,标准这一块,社区规划各方面,这方面配套能不能跟得上呢?
胡坚波:我还是顺着刚才那个题目谈,由于移动互联网爆炸性的增长,我们现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速率成长速度赶不上移动互联网的成长,现在LTE好像也还不行,从我们预期的角度来看未来肯定还满足不了。所以大家现在想到,无线这一块终究有一定的限制,由于受到频谱各方面的因素,WLAN之所以发展起来,客观上它是利用一个固定的网络资源,只不过在很近的接入层面,把它用WLAN的方式呈现。国外也有类似的技术在做,像家庭基站femtocell等等,也有类似的思路,也是通过引入各种固定的宽带资源,和无线相结合,这样满足爆炸性增长的移动互联网的需求。
还有一条路子,蜂窝移动技术进一步提升它的能力,我们还在做一些研究工作。
新浪科技:非常感谢两位今天参加我们的5·17特约访谈,希望以后有机会有更多的问题可以向两位请教,谢谢两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