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大限虽过,但是国内舆论界有关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的相关争论仍未平息,原因是这个有着数千亿价值的“金矿”实在太过诱人,稍微有实力、有门路一点的厂商都不愿意放弃。巧合的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场围绕支付话题展开的争夺也在进行着。当然,它们争夺的并不是牌照,而是支付渠道的主控权。
引发争端的关键正是大名鼎鼎的苹果App Store。作为目前IT行业针对消费者收取软件和服务费用的最佳渠道,苹果App Store受到众多第三方应用开发商的欢迎自然在情理之中。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偏偏有一些内容和应用服务商选择了向苹果说不。不久前《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知名iOS应用相继宣布从苹果App Store中撤出,亚马逊的部分iOS应用中也删除了“购买”按键。
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华尔街日报》的说法是苹果“吸血”过甚。据了解,原本苹果用户从iOS应用中可以直接跳转到应用程序开发商的网站购买订阅其内容服务。但是今年起,苹果修改了这一规则,对于“应用内支付”进行了大规模的叫停,改为要求所有的内容购买和订阅都必须通过App Store应用商店进行。这样一来,根据App Store和应用开发商的协议,应用开发商必须将用户购买内容和订阅的30%收入交给苹果。
《华尔街日报》的愤怒情有可原,毕竟这些付费内容和服务都是由《华尔街日报》原创的,苹果并没有参与其中,凭什么要分一杯羹呢?但在苹果看来,事情的逻辑显然不是这样。对于一贯秉持全面控盘思路、打造闭环生态价值链的苹果来说,《华尔街日报》iOS应用的客户,首先是苹果iOS设备的用户,是App Store的用户,没有App Store,《华尔街日报》的收费内容和订阅根本就不会和消费者“亲密接触”,又何来《华尔街日报》的内容和订阅收入呢?就像《水浒传》中李鬼的名言那样“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当然要“留下买路财”。
毫无疑问,在整个事件的发展中,苹果的处理手法稍显“霸道”,但这如同我们曾经安装电话机必须要给电信局交付数千元的装机费一样,其渠道垄断优势才是形成如此强势话语权的关键。和电信的“装机费”背后的行政垄断不同,苹果App Store的垄断地位是通过市场竞争赢来的,底气自然更足一些。不过即使如此,本人仍然认为苹果的这种做法有欠妥当,即使苹果能够为叫停“应用内支付”找到一个为用户支付账户提高安全性的合理借口,但是这种过于仗势凌人的做法也未必明智。要知道,市场永远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强悍如诺基亚都能短短两年时间里变成败将,苹果又怎么敢说自己的App Store不会遭遇强劲对手呢?
从另一个角度看,更加应该努力加油的还是《华尔街日报》这样的应用服务商,一方面它们需要和更多的应用商店合作来拓展支付渠道的新空间,建立资本去争取更多的和苹果平等对话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它们更应该在自建支付渠道方面多下一些功夫,不放弃和苹果App Store合作的同时也不会忽视自身价值链的打造。要知道靠天靠地终究还是不如靠自己。做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做生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