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计算产业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重金支持,正处在大规模爆发的前夜。据《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12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606.78亿元。云计算正逐步从一个“热词”发展为实际应用的前沿,公共云服务和私有云实施成为越来越多厂商和企业关注的重点。
中国移动于2010年5月推出“大云”(BigCloud)1.0系统,打造全方位的云服务,在经分系统、网管系统、无线城市等多个领域进行落地实践(如图)。目前为止,中国移动已经建成1000台服务器、5000个CPU Core、3000TB存储规模的“大云”试验室。该大云系统的大力发展将为移动的高性能、低成本、可扩展、高可靠性的IT计算和存储的需要提供强有力的平台保障,同时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和服务提供支持。中国移动将对内构建私有云实现IT基础架构的革新;对外提供公共云服务打造中国移动新“蓝海”,启动“大云”研发计划,构建“三朵云”(IT支撑云、业务云、公共服务云),可以依托南北基地构建两大全网云计算数据中心,并在各大中省份建设省级云计算数据中心。
IDC公共云服务
首先,面向个人、中小企业和集团客户,中国移动打造IDC差异化竞争能力。
采用创新的服务能力、商务模式和业务形式,利用云计算特点,IDC中心开展弹性计算等资源按需租赁的云服务。以互联网标准业务模式为主,面向个人和互联网公司等公众客户提供IDC云服务,同时面向企业开展定制化的IDC云服务。利用云计算技术,开展在线云存储、数据中心自动扩展等能够与传统形式IDC业务结合的云计算服务。以此创新业务方式形成对互联网内容引入和政企托管服务的有效补充。
其次,面向用户,中国移动打造基于云计算的创新业务。
中国移动公共云将选取大型企业、互联网企业(视频、游戏类公司为主)、MM开发者、中小企业四类客户作为目标客户,在统一提供虚拟资源服务(IaaS)基础上,也为MM开发者及中小企业提供PaaS及SaaS服务,并尝试为大型企业构建私有云,同时开发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构建IT支撑云
中国移动计划在南北基地构建一级业务云资源池,承载全网一类业务平台,现有一类业务平台(包括基地业务)逐步向南北中心整合,业务的运营仍由基地省或原运营单位承担。在总部统一规划部署下,部分大省构建省级业务云,承载本省二、三类业务平台,中小省份的二、三类业务平台在南北中心云计算平台上部署实现。业务云资源池独立进行采购、建设、配置,建设与扩容需求不再与具体的业务捆绑。业务平台的建设、扩容、升级与云计算资源池独立,且只涉及业务应用(软件为主),所需硬件物理资源向资源池申请;若业务平台扩容不涉及到新的功能升级,仅需向业务云资源池申请更多的资源进行业务部署,不需进行扩容建设,可快速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目前,已试点开展业务系统云的项目有:WAP/MMSC云存储改造试点项目和WAP/MMSC双业务云资源池试点项目。同时,在上述试点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云计算应用范围,包括不良信息监测、垃圾短信、骚扰电话、飞信、139社区/邮箱等系统。
中国移动IT支撑系统包括业务支撑系统(BOSS/CRM、经分等),网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其计划在南北中心构建一级IT支撑云,承载总部一级IT支撑系统,并逐渐整合中小省份IT支撑系统。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IT支撑系统的x86化推动进程,从小应用整合、分析类应用和海量数据存储系统入手,逐步推进支撑云向以x86架构为主的云计算和云存储平台演进。
“地方云”频频落地
北京移动私有云落地
2009年年底,北京移动开展“登云”项目,与惠普公司一起建立了内部云计算平台,现在已经全面投入正式的应用。具体的登云项目实施中,北京移动分三步来走。在第一阶段中,对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进行虚拟化、集中化,并纳入统一的共享和配置管理体系中;第二阶段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云团”,云团概念实际上是界定了一个云的最基本单位,也是云最小的一个生产单位。比如现在云团是由16台物理机构成的基本云团,在云团上通过虚拟化,来实现在每台机器上可以提供8~10个虚拟机,相当一个云团可以提供128~160个虚拟机的环境,这个环境能让我们在这个云团里实现资源的自动切换以及在云团间的横向扩展性。在这个云团建设完以后,多个云团之间构成最终的北京移动的私有云,云团和云团之间通过统一的云平台管理系统,来实现资源的调度。目前,北京移动的登云平台承载了北京移动的8个内部应用,由于是私有云平台,所以未来将先只针对北京移动的内部应用进行迁移。目前已经有20%的内部应用是跑在云平台上。
河南移动私有数据库云建设
2011年6月河南移动通过采用Oracle数据库11g 和Oracle真正应用集群RAC,部署基于24节点RAC的数据库应用集群,基于x86刀片服务器平台构建了国内最大规模的私有Oracle数据库云为河南移动构建全国技术领先的云计算架构IT支撑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持。借助此数据存储云计算支撑平台,河南移动大大节省了其部署成本:采购经费节约了90%,系统能耗减少了80%,每年节约用电26万度,机房占地面积减少了90%。同时,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扩展性、稳定性、灵活性、性能在测试和实际应用中均表现优异,显著提升了经营分析系统的可用性、稳定性以及运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