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发布《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对备付金存管银行、备付金存放和使用划转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这是继非金融机构成立条件和两批支付牌照发放之后央行在几个月内又一次监管“大动作”,意味着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
据记者了解,央行此项办法中,关于备付金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运营成本,而沉淀资金利息的归属则被认为给第三方支付企业发放了“红包”,虽然支付宝等目前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纷纷表示“受益有限”。但央行监管制度的完善,无疑将有利于市场的规范,无疑是给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红包”。对于跨界运营的“后进入者”各大电信运营商而言,有利于其看清未来的发展路径。
格局影响有限
目前,移动支付产业链的核心成员包括银联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无论是论金融业务的运营资历,还是看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份额,电信运营商只能算是新来者。
在9月1日大限之前央行发布的第二批支付牌照,入围的企业中,银联系依旧占据了重要地位,虽然中移动的入股公司联动优势入围,但相比运营商成立的移动支付公司,毕竟非“直系”。根据易观国际最新公布的数据,支付宝占有45%份额,其次是财付通23%,电信运营商的份额只能在1.2%以下。
那么,此次央行的新规,是否能改变现有的格局?
据记者了解,央行此次出台的《办法》核心主要有两点,一是备付金的存放、划转规定,二是沉淀资金的利息归属。
《办法》中关于汇缴账户每日营业结束时的余额应为零以及不得直接进行其他跨行划转的规定意味着汇缴账户里的钱每天都要清算,在遏制资金挪动的同时,也将增加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运营成本。《办法》关于支付企业只能选择一家备付金存管银行的规定,无疑将增加跨行交易的数量,支付企业的清算成本也随之上升。
运营成本的增加对于小的支付公司是“沉重的负担”,但对于支付宝、银联网上支付等“不缺钱”的企业来说影响甚微。
而央行关于利息归属的规定,业界将此解读为央行给支付企业的“红包”,但支付宝、财付通等企业纷纷表示,此项收益有限。汇付天下董事长兼总裁周晔表示,“公司主要盈利模式来自于交易手续费,公司采用T+1结算方式,不占用客户资金,利息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来看,央行的《办法》无论是增加企业成本还是发放“红包”,对于现有的格局影响不大,对于有资金优势的电信运营商更是影响甚微。广东联通产品创新部行业应用开发与支撑中心主任李慧表示,因为目前运营商支付领域的盘子比较小,即使央行出台紧缩政策,对于运营商影响不大,反而是利好。
运营商的未来:近场支付
在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中,银联、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支付企业各有优势。此次央行发布的以资金监管为主的《办法》,难以改变目前的市场格局。银联、支付宝之类的大的支付企业在远程支付上的优势短期也难以撼动。因此,电信应明确发展近场支付的策略。
电信运营商在支付市场的基于自身业务的优势也是其他机构难以匹敌的。即使在成立专业支付公司之前,运营商开展的用户积分换话费、手机福彩业务都离不开电子支付。李慧表示,在第三方支付领域用户需求与运营商自身业务相结合这是运营商的一个明显的优势。
此外,国家产业政策的驱动,对运营商也是利好因素。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原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第三方支付领域的机会,一位省运营商管理层告诉记者,他们曾经去参观过第三方支付企业,很多企业资金流量都有上亿规模,也有很多外资企业纷纷进入。如此一来,资金安全性就成为大问题。因此国家出台了注册资金方面的规范来提高准入门槛。她告诉记者,电信运营商作为国企进入支付领域对于稳定金融有积极作用。“我们按照国家各项要求,成立专门支付公司。”
至于牌照,只是时间问题,也成为业内的共识。目前在支付公司的运作上,运营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毕竟缺乏专门的金融运营经验,因为成立了专门的公司后,各项流程就要按照央行的规范进行。”李慧表示。据了解,目前联通沃易付公司高薪招聘了很多原来金融行业精英。将分散在各地的资源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上也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
目前三大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策略方面基本一致,都定位于小额支付。在标准方面,除了电信与联通更早采用银联的13.56MHz标准外。移动近期也推出了很多接受银联标准的举措,但是中国移动并不会因此放弃在产业链上的掌控权,这是业界普遍看法。
对于三大运营商在支付市场上目前孰优孰劣,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在支付市场三大运营商都处于起步阶段,将来谁发展的好,完全取决于谁的机制更灵活。
至于未来,三大运营商支付公司向大额支付也会是大势所趋,联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来在央行政策范围内从事大额支付完全有可能,运营商不会从事存贷业务,主要是交易方面。”
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业务运营总监游峰表示,对于大额的行业应用,其下一步将联合银行和专业的电子商务公司等一起来协作提供,因为用户有这样的需求。
竞争新热点
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下,运营商在远程支付上的技术创新和盈利空间已不大。在近场支付领域,运营商同样面临挑战:
首先是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新的产品,7月1日,支付宝正式推出了条码支付产品,通过扫描用户手机上的条形码即可实现支付。9月1日,快钱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快刷”的产品,该产品甚至免去了手机和POS机的接触,直接将手机变成了POS机。
另一方面,终端瓶颈也是运营商面临的挑战,一位运营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几大运营商采用的近场支付13.56MHz的NFC技术穿透性不够,需要适配的NFC手机。而目前的NFC手机较少,而要启动产业链需要前期较大的成本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