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来创造市场,不仅是企业突破蓝海边界的一种手段,也是人类文明与科技继续向前的源动力。
在竞争激烈的通信业,普遍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圭臬的设备企业,多采用跟随式研发和低成本的运营模式。有限的投入都被用在产品细节的性能提升,像乔布斯那样的破坏性和颠覆性创新,很少有企业有能力去做,甚至去想,更不用说以此为长期目标了。
只有一个机构是异类。从1925年诞生以来,贝尔实验室就坚守通信技术关键基础性研究,其发明和创新几乎奠定了当今社会的科学基础,包括晶体管、激光、信息论、光通信、蜂窝电话等。当然,这些成果也直接创造了一个庞大的通信行业市场,连苹果的颠覆性都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这也是为何虽然雇主几经更替,但是贝尔实验室的价值导向一直被完整保存下来的原因。
“我们的研究价值不仅对社会,对企业而言也相当巨大,”贝尔实验室总裁金钟勋直言,“仅仅是每年诞生的专利,就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这一点可以考证,谷歌收购摩托罗拉,仅为使用后者17,000个专利支付了125亿美金。目前,贝尔实验室拥有28000项专利技术,还有16000项专利正在申请过程中。
在其有力支撑下,母公司阿尔卡特朗讯获得了对前沿技术和研发质量有更高要求的客户的青睐。根据市场调研公司Dell‘Oro的数据,第三季度阿尔卡特朗讯领跑全球LTE市场,服务了Verizon140万LTE商用用户。在中国,阿朗刚刚赢得年度最大招标联通GPON40%的份额,同时在TD-LTE测试中领先对手。至今,阿朗保持了GPON32%、CDMA39%、DSL39%、光通信35%-40%、微波40%五个领域的第一位置。
这无疑算是另一种更高明的竞争方式。用创新来创造市场,不仅是企业突破蓝海边界的一种手段,也是人类文明与科技继续向前的源动力。
事实上,利用技术能力来确定竞争优势是通信业的法则。爱立信每年的研发费用不低于全球销售收入的15%,2008年诺基亚-西门子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20.5%,2009年华为研发投入133亿人民币,接近当年纯利183亿,阿尔卡特朗讯在2010年投入了约25亿欧元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6%左右,但是贝尔实验室的创造力无疑使其产生倍增效应。
曾经有人问亨利·福特,在发明福特T型车之前他是否展开过调研,他回答道:“如果我问别人他们想要什么,我可能制造出来的是一匹跑得更快的马。”
通信业的“发明源泉”贝尔实验室总裁金钟勋也对通信产业报记者表示,能否让客户惊讶和惊喜,是贝尔实验室区别于其他研究机构最大的不同,“能以新技术创造市场是我们判断成功的唯一标准”。
创造市场
12月1-2日,贝尔实验室(中国)举办“开放日”,展示了多项面向未来无线通信需求、有效提升4G网络容量和覆盖性能的关键技术,诸如通过多基站的合作,充分抑制小区间干扰,相比传统的单小区传输能够获得显著的网络容量增益;通过创新的广播组播技术,使广播组播业务的系统性能尤其是边界用户性能比现有LTE方案具有大幅提升。创新日活动还展示了贝尔实验室(中国)在帮助移动运营商的LTE/LTE-A蜂窝网络支持机器类通信的最新进展。
由于中国市场对LTE可预见的旺盛需求,以及北美市场已经展开的LTE商用,因此贝尔实验室在中国和美国开展了相关重点研究。
金钟勋博士表示,随着无线用户数量和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电信运营商的能耗开销也日益增长,高能效的无线接入网已经成为运营商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收益的重要途径。本次开放日演示了贝尔实验室(中国)以创新技术来提高无线信号的传播效率,从而改善无线网络的覆盖、降低网络的总体能耗。此外,本次活动还展示了云计算的创新设计和应用,其目的是使运营商能够以更加快速、灵活便捷的方式实现网络功能,有利于提高网络容量和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减少网络维护与运营的成本。
贝尔实验室中国负责人桂洛宁说,得益于我们的全球视角,我们可以真正想一些原来不可能的事情,从而在中国实现改变行业的技术成果。
这也正是贝尔实验室的一个重要属性,即全球化的协同研究体系。金钟勋坦承,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也让公司更加复杂化了,把全球化或者复杂化变成优势,而不是弱势,是他近日的努力方向。
全球化的另一面意味着,中国实验室的研究也不单单为中国市场服务,而是要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实现差异化竞争
依托贝尔实验室的前沿性研究,阿尔卡特朗讯不断推出领先市场的技术和产品。2011年,阿尔卡特朗讯发布了依托贝尔实验室发明的lightRadioTM,(“灵云无线”)、FP3等改变通信技术格局的新技术。近日还宣布实现光通信的重大突破,发布全新100GeXtendedReach(XR)高级板卡,大幅提升100G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并且不受光纤质量影响。
上海贝尔助理副总裁樊立在微博上兴奋地说,LightRadio是贝尔实验室改变无线网络部署模式的重大突破,其中天线部分采用雷达矩阵技术,算法理论上解决了魔方部署面临的自相干扰难题,下一步希望加快国内产业化进程。
阿尔卡特朗讯光网络事业部总裁JamesWatt则自信地就100G新品说,我们甚至在竞争对手发布第一代产品前,就已经开发出高性能的高级产品。
从这些新产品看出,虽然贝尔实验室致力于创造和改变,但它并没有脱离真实的市场环境。并且其研发的时间窗口也在缩短,在5-10年后就能看到真正的产业化成效。
贝尔实验室的产业化路径将由阿尔卡特朗讯全球研发体系接盘。这两大体系定位不同的时间窗口、不同阶段的研发目标,相互补充,形成了阿朗研究与研发的双核驱动。
由于两个体系又都是全球化的机制,因此阿朗在全球每个主要区域分部的研发体系,就能够相互结合形成矩阵式的研发力量,同时接收来自全球的新鲜养分,同时向全球输送新鲜成果。
这套体系被负责产品研发的上海贝尔执行副总裁庄靖称之为“跨国企业研发的成熟阶段”。见证跨国企业研发历程的庄靖认为,跨国企业研发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外国专家为主本地团队为辅的本地化阶段,二是中国团队逐渐主导个别项目的成长期,三是完全由中国团队主导,并且面向全球市场的成熟期。上海贝尔正在快速地进入成熟期。
庄靖博士表示,目前,在阿朗所有重点研发项目上,包括有线、无线、接入、传输等,都有中国团队的参与,在一些项目上还是领导者。“我们中国团队的研发成果也会服务全球的运营商”。庄靖说。“客户,创新,团队,争优”,这是庄靖为其中国研发团队制定了统一的价值目标,既有鲜明的本土特色,亦是承接了国际化的基因。
“许多企业负责人并不真正理解研究与研发的区别”,金钟勋说,“但是事实证明,必须要靠科技基础来体现差异化,否则的话很难维持已经获得的领导地位。今天的日、韩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