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部人士获悉,中国电信首期IP RAN设备集采已然落幕。此次集采覆盖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5个主要沿海省份,12个本地网。其中,中兴通讯中标6个本地网,包括上海、广州、南京、温州、宁波、泉州。余下6个本地网中,华为中标深圳、苏州;上海贝尔承建徐州、金华;新邮通负责杭州、盐城。
随着网络IP化演进,传统的基于SDH/MSTP架构的城域网已经不能满足移动回传的需求,需要向下一代分组传送网演进。于是业内提出了PTN与IPRAN两种主流方案,两种方案的提出改变了原来传输与路由各司其职的格局,这种网络架构的改变,为数据和传输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
扩大试商用
其实,IP RAN与PTN一直存在概念上的混淆:从广义上讲,两个概念都是指基站的分组化;狭义上讲,IP RAN是数据厂商所提出的基于IP/MPLS标准的路由器方案,PTN则是由传输厂商提出的基于MPLS-TP标准的方案。本次中国电信所引用的IP RAN为广义概念,即路由器方案和传输方面均有入围。
2011年初,中国电信在杭州、金华、镇江、苏州、深圳等城市进行了移动回传网的试点工作,传输型和路由型设备(对应狭义上的PTN和IPRAN设备)均得到采用。“试点结果比较理想,所以本次集采本地网选择仍为上次试点的几个城市。不过规模不是很大,属于扩大试商用。”一位参与此次集采的中国电信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在国内市场,PTN与IP RAN均已落地。中国移动已经完成了三次PTN集采,在全国328个地市部署了PTN设备。由于PTN沿用了MSTP的OAM体系,这显然更利于运营商原来的维护、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因此,PTN在国内显然更受欢迎。而IPRAN则不能沿用原有的OAM体系,演进不平滑,兼之成本居高不下,所以一直都是“小打小闹”,本次集采也是IP RAN在国内的首次规模部署。
目前PTN的芯片、测试仪表、系统集成商都极具规模。今年6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标准所联合三大运营商,以及中兴、华为、烽火、上海贝尔成立了PTN产业联盟,PTN产业链已经全面成熟。
虽然目前来看国内PTN市场远大于IPRAN,但厂商们没有把宝全押在PTN上。本次厂商提供的IPRAN设备如上海贝尔的7705SAR系列,中兴的ZXCTN系列亦均有中标。
移动回传仍未定论
但是中国电信此次集采并不意味着对于移动回传技术的选择给出了答案。“此次集采的IP RAN与PTN现阶段,都属于试商用,等LTE/4G商用后才会规模部署。”上述电信专家表示。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表示:“对于LTE/4G时代的移动回传,目前来看最简单、低成本、与维护体系兼容的方案是增强3层功能的PTN。IP RAN功能最强,但还略为复杂,成本也较高。”
据记者了解,中电信集团内部对于两种技术的争论依旧激烈。像中国电信这类的固网运营商由于固网资源丰富,现阶段,其大部分地市仍可以通过新建、扩容MSTP来满足网络需求,只有如上海、深圳、北京等MSTP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的省市才开始少量部署PTN与IP RAN设备。
上述专家告知记者:“中国电信未来有可能既不采用PTN,也不采用IP RAN,而是自主研发移动回传的技术方案。”据了解,中国电信正在研究的这一名为IAN(综合接入节点设备)的新型综合承载架构,它结合了MPLS-TP和IP/MPLS的主要优势,即保持了数据设备的灵活、开放特性,又继承了PTN的端到端业务配置、管理、监控,并具备时钟/时间解决方案。但该技术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其综合承载的能力如何还不是很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