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内移动互联网巨头腾讯、新浪、阿里巴巴等纷纷高调“跨界”踏入手机领域,百度也将战火从互联网烧至该领域。昨日,百度·易平台与戴尔合作推出的智能手机正式定价曝光,2999元的售价与此前业内3000元的预期相差无几,目前仅通过戴尔官网和指定渠道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梳理今年以来互联网企业进驻手机业的情况发现,目前几家主流的互联网企业几乎都推出了自己的手机终端,但多数是采取与运营商或传统手机硬件商合作的方式,仅有小米一家自产硬件。
百度布局移动互联网
11月21日,百度开发的操作系统“易平台”与戴尔合作推出了全名为“StreakProD43”的首款手机,搭载集成了百度易平台的框搜索、云服务、百度应用和本地服务四大特色应用,同时还提供100G免费云端网盘和50万首在线正版音乐。
本地化应用似乎是百度在移动互联网布局的第一步棋。前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时任百度移动和云计算技术副总裁的王劲也是百度云战略的重要推手。在王劲看来,之所以选择与戴尔合作,在于其他的手机厂商对于底层的技术相对封闭,而戴尔却可以完全开放。
作为本土最大的搜索引擎企业,百度在其云平台搭建上也选择了向谷歌看齐,做一款百度的操作系统平台,但在具体操作层面,百度有着自己的计划。据王劲介绍,百度的移动云战略将分三步走,首先是推出百度易平台,第二步是构建云生态系统,第三步是推出百度云操作系统。
“在不久的将来,用户无需下载,不必安装,在任何终端上就能享受百度云平台为用户带来的各种优质应用的服务。”王劲表示,百度未来的主要研发方向在“云端”,对于手机开发者来说,只需为百度云平台定制服务,就能自动适配到所有终端,从而为开发者和手机厂商最大限度地节约研发成本和软硬件适配的问题。虽然战略思路与谷歌相同,但百度在中国市场更具本土优势。
多方涉足手机领域
此前,阿里巴巴联合天语推出了搭载阿里云操作系统的天语W700,整合旗下的电子商务服务;腾讯联合HTC推出社交手机ChaCha,并联合天语推出iQQ手机,内置QQService平台。
腾讯的战略是希望推出一套可以装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中间层”类似于Q-service的服务,并以此控制移动用户的入口,将运营商、终端厂商连接在其系统内,达到推广自身软件的目的。
通信专家陈志刚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未来“云端”与“终端”将成为移动互联网两大竞争核心,其中“端”是入口而“云”则是出口,只有在产业中各主体控制了这 “两端”,才能掌控了全局,拥有在移动互联网中的话语权。
这也意味着在目前涉足手机领域的互联网企业均有 “先天不足”的问题。以阿里云为例,阿里巴巴之所以要推出阿里云OS是为了将阿里系的平台级产品应用置到手机操作系统中,免费提供给阿里系电商用户,从而实现移动电子商务的跨越式整合。
尽管阿里一直坚定宣称不会涉及硬件的设计,对阿里来说,如果失去在智能终端的硬件控制权,那么其以支付宝构筑的第三方支付体系,就会面临来自其他竞争者通过控制手机终端支付模块入口的威胁。
商业模式待检验
“目前互联网企业中只有雷军(小米科技CEO)一个人涉足手机的硬件制造。”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互联网巨头们跨界玩手机是希望增加用户的粘性,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市场跑马圈地扩大版图。
不过,李易并不看好小米这种涉足硬件制造领域的模式。他认为,手机制造方面,手机制造厂商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雷军并不这么认为,他始终坚持铁人三项模式——硬件+软件+网络服务,也就是苹果的思路。不过,小米遇到的尴尬在于,其手机硬件以“割喉”价格销售,而未来的“铁三项”的商业模式也并不是那么清晰。雷军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现阶段小米需要把手机做到极致,至于未来的商业模式并不是问题。
相比之下,王劲认为,通过流量交换平台在用户与开发者之间进行流量的变现,百度与开发者之间可以通过分成实现共赢。
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涉足手机领域,如果对硬件没有足够的把控,其软件的体验是否会受到限制?这取决于其提供给手机供应链各方的利润是否足够诱人,此外互联网单一的商业模式,是否可以足够撑起这条新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仍需要时间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