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给百姓生活带来的最有趣的变化就是,钱袋子越来越“瘦身”——卡越来越多了。中国的银行卡自1985年问世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达14.7亿张,人均拥有1.12张银行卡。
银行卡的普及自然带动了电子支付产业的兴起。从某种角度来看,电子支付在悄然改变人们消费习惯的同时,也推动着金融产业的发展。但是,网络交易木马、电子扒手、钓鱼网站等却给电子交易的普及和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在美国,每年在网络上企图电子盗窃作案的总数高达5~100亿美元之间,持枪抢劫银行的平均作案值是7500美元,而“电子扒手”平均作案值却达到25万美元。同样,淘宝网在最近一项调查中发现,有近70%的消费者在选定自己喜爱的商品,进入支付环节后,最终因网上支付的安全性和局限性等瓶颈而终止交易。那么,在相关安全技术环节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之后,电子支付的版图将向何处延伸?
电子支付安全钥匙在固话
安全性问题,是大众使用电子支付时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各金融机构急待解决的问题。由固网通信和金融两大行业联手推出的固网支付这一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较为有效的解决了安全性这一老大难的问题。
作为最新一代电子安全支付终端,固网支付是在固定电话的基础上,利用用户电话线路,以银联银行卡结算平台为核心,通过固定电话终端完成支付功能的一种支付方式。从安全角度来看,固网支付的数据传输渠道是电话专用网络,相对于网上支付更具安全性;从技术角度,不管是固网支付还是POS、电话支付和网上支付,其技术都比较成熟,不过固网支付的实现方式更为简单,也更为容易上手。
谈及固网支付的优势时,中国银联卡友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固话的最大价值在于其最终用户的真实性,而这种点对点交易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对于金融类应用的安全来说非常重要。使用固话支付的过程,可以证明卡在现场、用户在现场,并进行完整的交易认定。这一点是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所不具备的。
除了安全性外,固网支付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等优势。家庭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完成交纳水电、煤气、电话费、卡卡转账等金融自助业务。对于中小商户来说,同样对这种低成本(固网支付终端的价格只有传统POS的35%)、多功能、易操作、易维护、最重要是安全可靠的支付工具有着迫切需求。
固网支付方式得到市场验证
目前,固网支付业务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根据赛迪顾问预测,未来三年,中国固网支付业务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10年底,固网支付终端覆盖用户群总量将达到1.2亿以上。而作为国内率先提出固网支付概念的专业金融终端设备厂商,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在这场电子支付的安全革命中自然成为了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据了解,凭借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和系统解决方案,升腾ePOS产品的销售量连续数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势头:获得邮储银行、电信、网通、银联卡友、建行等多家实力机构的青睐,占据固网支付终端市场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固网支付市场未来能否蓬勃发展,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能否在安全性上保持领先优势。产业链上的各方都有自己的绝活,以升腾资讯为例,其在终端设备与支付平台的安全性上就有独到之处。
第一,升腾ePOS使用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PSAM卡三级加密机制,每次交易密钥都随机分散产生,防止密文被破解,这块PSAM卡不管是对密钥的存贮还是对数据的加密,都达到了金融系统的要求。第二,电话号码和PSAM卡号以及终端序列号三者绑定,保证了进行交易的终端的合法性;第三,升腾ePOS还具有拆机自毁功能,一旦机器被非法拆卸,终端会自动锁定,无法进行交易。
这三重安全措施在硬件上保证了升腾ePOS终端的安全。另外,相比于POS,ePOS终端交易时除了对PIN等敏感信息加密外,还对全部报文通过通道密钥使用3DES算法二次整体加密和MAC校验。并且,对于业内很关心的终端机键盘安全性顾虑,ePOS采用可支持外接密码键盘的方式,提高在一些复杂环境下输入PIN的安全性。
在固网支付平台方面,升腾资讯在平台建设时就使用加密机作为平台端的安全设备,所有加解密操作都在加密机内部进行,PIN等敏感信息都在加密机完整解密和转加密,然后传给银行后台系统,在系统中不出现明文。同时,和第三方SP的信息交互也是通过专线连接,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并配备防火墙,报文传输时也都采用MD5、DES/3DES等进行加密。公网服务器和内网服务器相互独立,通过不同的网段划分对外网和内网进行隔离。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卡+固定电话”的固网支付方式以安全、便捷为钥匙,敲开了家庭信息化的大门、填补POS机在中小商业流通企业中的盲点地带。对于银行而言,固网支付方式既拓宽了银行卡的交易渠道,改善了用卡环境,从而极大地提升银行的竞争力;对于固网运营商而言,也有助于固网运营商通过业务模式的创新,实现从单纯的网络提供商到内容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型。相信,在电信、网通、各大银行、银联等多方的努力下,通过诸如固网支付这样安全电子支付方式的进一步推行,在改革开放的下一个30年,中国社会将跨步进入“全民卡支付消费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