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09-02-09 |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2008年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央提出了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目标。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加的十项措施,各省市也相应地出台了有关措施。上海市工商联向正在召开的上海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递交的一份书面意见认为,上述措施对于特殊时期的特殊之策可以短时期内使GDP回落速度不至于太快,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而从长期看,则要通过体制改革,市场开放,使政府投资在救急的同时,带动更多社会投资,提高民营投资动力和积极性,释放更多的增长动力。 这份题为《拉动民间投资是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以下简称《意见》)书面意见表示,在目前经济形势下,上海民营企业已经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但是,具有小、专、高、稳特点的沪市民营经济表现了较好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是保持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的重要力量。2005年-2007年,上海民间投资呈增长态势,2008年1月至11月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4%。因此,在抓大项目、大投资的同时,也要将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培育成本市经济新的增长点。而目前上海市政府在明后两年的投资计划中,多以政府投资和重大产业项目为主,还没有如何带动民营投资以及社会投资的具体办法。《意见》担心,政府大量的财政投资会对民间投资产业一定的挤出效应,而如果此轮投资中,民间资本不能很好的调动和参与进来,就会极大的影响上海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标的实现。 据最近上海市工商联对各区县部分执常委企业拟投资项目进行调查梳理不完全统计,上报市工商联的投资项目总数158个,投资总额563.8亿元。其中,2009年新增投资近188.6亿元。涉及通信设备、汽车零部件、电气机械等先进制造业和物流、工程技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包括改扩建投资、技术升级改造、节能减排、科技产业化等项目。上海市工商联预计,这些项目还将带动400亿左右的民间投资。 《意见》希望各政府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帮助这些项目尽快落实,使其成为“保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据《意见》反映,在民营企业的这些投资项目的实施中,还存在市政配套不完善;政策扶持不够;政府项目招标,民营企业只能间接参与,政府采购民营企业往往被排除在外;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够;工业用地“招拍挂”环节多、周期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受限;项目土地指标不落实等问题。 为此,上海市工商联的这份书面意见建议:一是避免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建议将民营企业投资项目纳入本市重点支持投资项目中,对符合产业导向、具有发展潜力的投资项目和企业,集中梳理名单,解决企业投资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扶持一批企业积极投资和扩大经营。二是今年上半年,市政府为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受到了民营企业的好评,但在政策执行中还存在玻璃门现象,希望进一步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切实将有关政策落得实处,确保政策不走样、见效快,使企业真正受惠。三是完善政府采购、项目招标机制,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中最低价中标和固定合作企业的倾向,大力吸收民营企业、本地企业参与。本市政府采购、招标信息应及时公示,明确规定本地民营企业的份额,提高民营企业直接参与度。鼓励国有企业采用、吸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技术成果或配套产品、服务。四是对于符合产业导向的民营企业重点投资项目给予贷款担保,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有效解决项目实施中面临的资金问题。五是面对当前快速变化的经济形势,希望政府部门突破常规、勇担责任,简化申请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水平,真正做到能办则办,特事特办、急事快办。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