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把作协看成一个高不可攀的圣殿,以为要有很大的文学成就才可以进入的地方,今天终于降低门槛,自由出入。俺这个高兴啊,自己居然可以迈入‘作家’的行列了。”这是网络写手“天涯默客”在新浪论坛上写下的一段话。他形容自己“一下子就勇气倍增”。
“天涯默客”们的勇气,来自于近日召开的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新《湖北省作家协会入会条件细则》,其中明确规定“在各大文学网站发表的文学作品中,获奖(网络奖)作品、精华帖或转载帖达30万字,开个人文学博客3年以上,写博字数在50万字以上或连续担任文学版主3年以上者,可以申请入会”。而在此之前,要想成为省一级作协的会员,必须得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发表超过20万字的作品或者出版两部以上的图书,才能提出申请。在网络写手们看来,这一新规定无疑意味着“体制之门”在向他们徐徐打开。一位网络写手不无戏谑地说:“我们终于出了厨房,进了厅堂。”
“虽然之前已有网络写手成为湖北省作协会员,但这是湖北省作协首次在体制上肯定网络写手的入会资格。”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说。她认为,不管是传统文学作家还是网络文学作家,都是站在文学大旗下面的成员,不应该有所谓的“传统”和“网络”之分,不管使用什么途径发表自己的作品,大家都有个共同的身份——“文学爱好者”。况且,现在不少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也出了纸媒作品。
尽管如此,但持怀疑态度的也大有人在。一位网络写手表示,湖北省作协的这项举措,“只能吸引还做着作家梦的菜鸟级网络写手”。有的网络写手则认为,好的网络写手并不需要用加入作协来证明自己或者自己的作品,所以这是件“无所谓的事”。许多网络写手是以写书谋取经济收入的,但加入作协并不会增加他们的知名度,其作品也不会因为是“某某省作协会员”而大卖。而在传统文化界,不少人质疑相对于传统作者的申报条件,网络写手入会的门槛是否偏低?对此方方解释说,相对于纸媒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品缺少把关的人,所以在总体质量上不高。但湖北省作协在接纳网络文学作家时,并不会因此降低标准,而会严格地对网络文学作家的作品质量进行审核,确保优秀的网络作家能加入到作协这个大家庭中来。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湖北省作协的规定在细节上尚存在诸多争议,但其积极意义不容抹杀。这一事件至少说明,主流文学界已经开始正视网络文学的影响,并采取措施促进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融会交流。10年来,网络文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8年第5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互联网阅读率为36.5%,图书阅读率为34.7%,网络阅读首次超过了图书阅读。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曾经指出,网络文学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登上文学舞台,它充满生机和活力,又蕴含缺陷和矛盾,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冲击与震撼。网络文学具有超前的传播能力、无门槛的发表自由和作者与读者的交互性,独具特色的语言,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它独具魅力。
相比地方作协,中国作家协会的入会条件自然更加严格。中国作家协会章程规定:凡赞成本会章程,发表或出版过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翻译作品者,或从事文学的编辑、教学、组织工作有显著成绩者,由本人申请,团体会员推荐,或个人会员二人介绍经本会书记处征求申请人所在地区或系统团体会员的意见,由本会书记处会议审议批准,即为个人会员。那么,对于吸收网络作家成为会员,中国作协又持怎样的态度呢?
“中国作协一直很重视网络文学,会员的大门也是向网络作家敞开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主任孙德全说。据他介绍,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正指导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文在线举办 “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活动先通过资深网友海选投票的方式,对10年来的网络文学作品广泛提名,然后交由审读团进行审读。审读标准不依照网络点击量或其他市场数据,而是严格遵照传统纯文学的价值观,以得出一个“单纯而有价值的审读结果”。最后选出的优秀网络文学作者将被推荐进入鲁迅文学院进修,并可经过推荐申请等程序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但孙德全也指出,在吸收网络作家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需要探讨。比如网络写手发表的作品是没有责任编辑的,这就很难确认作品是不是由他本人创作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正在进行调研。”孙德全说。(记者黄小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