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浪网与河南省作协、河南省文学院联合宣布,河南省33位作家集体签约新浪,其作品将接受网民点评并进入收费阅读通道。这是继去年10月新浪与李佩甫、郑彦英等11位河南作家签约后,第二批作家进入网络“冲浪”。据悉,去年河南作家已经有人通过点击阅读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尝到甜头后双方再度携手。然而也有作家不无担忧地指出,吸引较高点击量的作品多为官场、情爱等通俗题材的小说,作家有可能迎合网民需求而写作,从而改变传统写作生态。
作家的网络收入有望超过版税
4月9日,新浪网和河南文学院在郑州举行签约仪式。签约作品有郑彦英的《石瀑布》,杨东明的《信天翁之恋》,墨白的《来访的陌生人》,乔叶的《我是真的热爱你》,孙方友的《女匪》等。33位签约作家包括老中青三代,也包括专业作家和业余作者。
这已经是第二批签约。去年10月,新浪就与李佩甫、郑彦英、张宇、杨东明等11位河南知名作家签约。据新浪网读书频道副主编姚文坛称,截至目前河南第一批签约作家的总点击量已经过亿,其中,张宇的《疼痛与抚摸》点击率高达600多万次,焦述的《市长手记》成了时下网上流行的官场小说,点击率突破500万。
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表示,对于签约作家,他们采取先免费连载的方式,等作品在网上的点击量和评论达到一定数额,就会被转为收费阅读。目前的收费标准是千字三分钱,收取的费用由新浪和作家之间按三七开的标准再分配。
《市长手记》的作者焦述是第一批河南签约作家中最早拿到网上阅读费用的。他告诉记者,今年1月他拿到第一笔由新浪转来的钱,以后每个月10日都拿到一笔。焦述表示,“根据这个势头,我估计网上阅读的收入将超过我的书的版税收入。”
孟波称,网络阅读不会影响作家的书的发行,反而会起到宣传的作用。“读书的人和上网看书的人是两个不同的人群,他们几乎没有重合。”
网络或将改变传统作家写作
传统文学与网络联姻是喜是忧?此前盛大文学也曾发起30位省作协主席作品网上PK,将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集体签约等,引发广泛讨论。
孟波表示网络阅读方式可能会深刻影响传统作家的写作。“作品的阅读方式可能会反过来影响作家的表达方式。因为在网上书写者必须面对众声嘈杂,点击率是对作品最直接的反馈。这可能会使传统作家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
记者看到,点击率很高的作家焦述,其系列作品都属于官场题材。包括《市长手记》、《市长日记》。焦述曾经做过一个地区的副市长,因此对官场情况极为了解,其作品堪称内幕小说、揭秘小说,在网上很受欢迎。
孟波称,网络文学有民主化、开放性的特点。人们上网并非为了接受教育,首先是为了娱乐,因此在网上休闲文学拥有较高的点击量。
作家行者也对此持观望姿态。他对记者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能够推动文学民主化,但另一方面吸引点击率的都是比较大众化的通俗作品。如果大家都向大众化的方向去写作,这对写作环境会产生冲击”。行者此次签约的作品是曾发表于《花城》杂志的小说《开端》,他表示因为小说有点深度,估计不会有太多点击量。
河南省文学院院长郑彦英则表示,网上冲浪除了增加作家作品的影响力外,也是检验作品好坏的一种途径,许多作家平时很难听到对自己作品的真实评价,而网友的评论都是直接而真实的。(记者 田志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