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快速出号的过程中,对实名认证的坚持不够,对风险管控不足,使得186后付费号在市场开始出现高额欠费风险。
就在北京联通等地方公司将186后付费号码开放给众多中小渠道商销售后不久,原本就被业界所担忧的、可能会出现的高额欠费问题真的出现了。
据《通信产业报》(网)记者了解,这一问题尚未引起运营商的足够注意。有专家指出,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在激烈的3G用户争夺战过程中,背负巨大销售任务,而又对最终渠道监管不力的电信运营商,可能还未达到销售目标,就已给自身、渠道链条以及最终用户带来损失。
出现高额欠费
《通信产业报》(网)记者日前获悉,一些186后付费号码无需身份证实名认证就可直接购买,这也意味着,如果这些号码拥有与其他后付费号码相同的、240元的透支信用额度的话,联通公司将面临高额欠费风险,因为无法找到使用者,也就无从追缴话费。
此前,中国联通部分地方公司前所未有地向众多中小渠道商开放了包括后付费用户办理在内的诸多销售政策,不限制办理地点。
这些渠道代理商业态多样,“触角”丰富,能接触到各类用户,且放号能力出众。记者此前在北京中关村各家综合性消费电子卖场内曾见到过大量的联通号卡代理商。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北京中关村地区,随机询问这些代理商是否销售“无需实名认证的186后付费号码”,答案均指向北京马甸卡邮币市场。
记者随后来到马甸卡邮币市场,在众多柜台内都见到了此类号码:无需实名认证、不含预存话费,价格区间在40元左右。当记者询问此类号码的源头时,多位代理商人士都拒绝回答。
记者随机在某柜台处购买了一张号码,卡号为186*****100,该销售人士对记者表示,此号码可以随便使用,直到透支额度用完,届时充值继续使用或者“扔掉”都可以。
记者随后用新号码拨打了北京联通客服,证实此号码属地在北京,开户方为某公司,信用额度为240元。
猜想被证实。那么,马甸卡邮币市场一天内到底能销售出多少这样的号码?号码如果真的透支乃至高额欠费,联通公司如何追缴?据记者了解,此类号码目前已经在渠道商之间流通。如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实在堪忧。
直接冲击渠道
事实上,此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在于整个渠道利益链条,从前端到后端的急功近利,以及各环节对风险的把控不足。
运营商普遍采用的后付费号码的放号机制,目前均有一定保护机制。
以北京为例,目前,渠道商从各分局拿号首先需要开号。开号有两种方式,一是以代理商公司的名义开号,可以拿到无限量的号;一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大量个人身份证去拿号,一个身份证可以开5个号。一位渠道商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一行为得到了运营商的默许。
代理商不论通过何种方式拿号,在将号码实名销售之后,都需要与最终用户办理过户。在办理过户之前的过程中,如果号码已经销售给了最终用户,并有了费用,以公司名义开号的代理商需要首先承担以上费用,才能将号码过户给最终用户,然后代理商可再向最终用户追缴费用。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号码不能与最终用户办理过户,若出现欠费,无疑将由代理商承担风险。
此外,北京联通公司还有一定的“容错率”,也就是说只要停机、欠费、关机等非正常用户超过了某代理商总发展用户数的一定比例,该代理商将面临联通公司的高额罚款。
那么,为什么恶意“套号”现象还会出现呢?
事实上,为了更快地将186后付费号码销售出去,完成销售任务,获得利益,一级代理商们会将号码发放到渠道链条中去,号码会在层层销售商中流通。
一些中间环节的号卡销售商为了赚取利益,可能在过户之前就将号卡销售出去,再使用一些通过非正常渠道拿到的身份证,让代理商去过户;如果这个过程中该号码已经产生了费用,如上文所述以公司名义开号的代理商需要填补漏洞。这对中间环节的代理商而言是没有损害的,当然上级代理商为了规避风险可以停止向此中间环节号卡销售商供号。
倘若在号卡销售之前,不论是中间环节销售商,还是代理商,若通过非正常渠道拿到身份证办理了过户,那么这些号码直接就变成了“无需实名认证的186后付费号码”,因为风险已经转嫁给某个“身份证”了,此时联通公司将受到损失。
“运营商将面临巨大的财务损失,号卡卖得越多,损失越大。”一位渠道商人士对记者表示,“这样的号码比较好卖,卖的好,这也就意味着那些正规的渠道商的销售会受到冲击,整个产业链条很可能出现互相攀比的恶性循环。”
他分析道,这一事件的出现很可能是“号卡贩子”为了追求量和利的双丰收,在快速出号,当然不排除一些渠道代理商为了“捞一笔走人”,在恶意放号。
避免急功近利
事实上,自中国联通在各种渠道放号以来,由于丰富的终端产业链以及各类综合性电子卖场有着大量的3G“水货”在销,同时3G的目标客户群年轻且乐意于购买国外WCDMA终端等各种原因,使得联通186号码受到追捧。
一些吉祥号也被市场热炒,甚至带动了普通号码也贵于移动和电信,而硬币的另一面是,3G前期市场容量有限,且销售任务十分艰巨。
2010年,三大运营商制订的全年3G用户发展目标都以千万为单位。中国联通今年的目标恰为新增1000万户,即每月至少要新增83万户。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今年1月,中国联通新增3G用户85万户,2月新增41万户,3月新增76万户,只有1月达到目标。而3月作为号卡终端销售的传统旺季,数据实在是差强人意。
这促使各地联通分公司,乃至代理商都必须快速出号,而在快速出号的过程中,对实名认证的坚持不够,对风险管控不足,使得186后付费号在市场开始出现高额欠费风险。虽然现在只是初步有一些苗头,但是如果这一问题在后台计费层面爆发,将引发严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