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08-07-03 |
信息来源:通信信息报 |
尽管CDMA网络交割进程没有预计中的顺利,但由中国电信运营的CDMA网络肯定会在年内上线。新运营商会给C网带来怎样的变革尚未可知,但是融合创新将是中国电信发展C网的立身之本。
C网发展内忧外患
近几年,CDMA在全球移动电话用户中的份额持续下滑。 在CDMA发展初始阶段的1996年,其占全球移动用户总份额不足2%,但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CDMA网络在2004年获得了近14%的市场份额。然而,由于高通对技术专利的过度把持,许多运营商和设备商纷纷退出了C网阵营。截至2007年底,CDMA在全球移动用户中占比跌落到11.6%。
在国内,态势依然不容乐观。截至2008年5月底,中国联通CDMA网络仅有4300多万用户,在国内移动电话市场中的份额不到8%,不但大大落后于中国移动和联通的GSM网络,甚至远不及全国PHS用户规模的60%。如果用户数量过少,就很难获得良好的收益,目前CDMA即面临这样的问题。
此前,CDMA的不景气导致产业链整体萎缩,CDMA网络设备市场的整体需求相对低迷,原有的C网设备厂商如摩托罗拉、北电、朗讯等都因此受到较大影响;同时许多CDMA芯片商及终端厂商也陆续退出C网市场。产业链的萎缩又反作用于CDMA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导致整个CDMA产业进入非良性发展状态。
内忧外患给中国电信发展CDMA网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问题很多困难不少
中国电信接手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之后,将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多多、困难重重的局面。
首先,CDMA品牌将要重建。联通已经把CDMA的品牌做成了“四不像”,当初定位高端,后来为了抢占市场自降身价。当年的“世界风”品牌已经不知道被风吹到哪里去了。
其次,CDMA网络需要重建。尽管从联通手中买了4万个C网基站,但是这张网络靠不靠得住还很难预料。从联通成立到今天,信号不好、网络不行的帽子一直扣在它的头上。
再次,CDMA终端需要爆发。2007年中国内地新上市的GSM手机超过1500款,而CDMA上市手机不过100多款。终端匮乏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CDMA业务需要创新。联通在C网上的投入逐年减少,大量高端客户转网,具有吸引力的业务所剩无几。
诸如此类的问题实在不少,对于运营商而言?如此C网有时更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创新需立足融合才有出路
在没有移动网络优势,缺少移动用户的情况下,中国电信发展CDMA需要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必须植根于自身的优势之上。
第一,品牌建设立足于CDMA,但是不应过分强调技术本身,而应与中国电信目前的客户品牌策略相结合。
第二,建网并不是什么问题,创新的重点在于如何将中国联通原有的C网系统顺利地接入中国电信的平台上。值得强调的是,由于尚有部分基站是与中国联通共用的,互联互通将是C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第三,联合产业链,推动终端的技术升级和成本下降。通过大批量的集采和定制将会有效降低终端成本。
第四,如何创新性地发挥手中现有用户的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C网的生存和发展。由小灵通转网的低端用户更多的关注点在于资费低廉和通话顺畅。固网原有的政企客户将是C网高端客户的基础,如何将这两部分人群吸引进C网并牢牢粘住值得思考。
第五,业务创新是根本,但是业务如何创新将是最大的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无非利用C网加上固网的宽带优势。中国电信通过多种手段提供信息整合方案才是其区别于其他运营商的根本。因此,利用原有优势加以整合,以服务打包的形式,推出新的C网服务。如此,中国电信的CDMA网络才会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
|
|
|
|
|
热门资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