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CES2011 看上去波澜不惊,事实上一场风生水起的战争在悄然打响。如果说2010年是3D电视元年,那么今年就是智能电视元年,随处皆可见到以此为卖点的产品。每一年的展会都像一个风向标,预示着这一年来甚至是未来几年的行业走向,在此总能捕捉到一些或隐或显的变革,变革从来都是新体系代替旧体系。随着三网融合进一步深入,广电网络投身于市场化浪潮,其政治光环将逐渐暗淡,生存将依靠技术和经营维系。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谁都绕不过用户与市场这一关。如何围绕这个中心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发展自己,将是各个电信和广电运营商都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用户的基本期望就是要有便捷周到的服务,能方便地看到想看的电视节目。因此在三网融和的过程中,电视不仅不会消亡而是将变得越来越好,区别只是技术手段不同,传播渠道多元化而已。广电行业的各种变革或已发生,或扑朔迷离。对于已经整合或即将整合一省一网的广电运营商,在三网融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决策失误有可能是致命的,更需要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变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一、Android架构将颠覆传统电视?
在本届CES展会上Android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与Android架构紧密结合成为产品的重要卖点,Android系统的优势在手机领域已经得到了印证,如今其在电视领域的优势同样很明显。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最大的特点是该系统平台对外的统一开放性,它可以把成千上万的第三方软件提供给用户选择,正如手机系统和电脑系统一样,根据需要个性化安装。与此同时,在Android电视上,用户除了观看传统的电视频道外,还可连接互联网享受整个网络世界的资源,例如可以进行视频点播、视频聊天、互动体感游戏和网络购物等,而且操作简单。此外,Android电视应用软件的开发模式由过去的封闭式变为开放式,第三方可以完全独立的开发具体的应用。Android开放的平台解决了TCL、康佳、海信等彩电厂家所推出的互联网电视,因为基于不同的硬、软件平台,相互的兼容性和功能升级困难等不同程度的局限难题。
以Google TV为例,它是迄今为止电视与互联网结合最紧密的一款产品,支持完全的互联网浏览,上百万个电视频道搜索,社交网站,互动广告,应用商店下载等等,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和美好前景。但也正是诸多优异性直接击中了运营商的软肋,这种开放的模式或将颠覆传统电视。
DVBCN网友表示,Android的互联网电视是个必然趋势,但也难以逃脱监管问题。现在互联网电视播控平台是广电为监管电视视听类内容所发的牌照,即使是Android 平台,也不可能绕开这个坎。即国内目前的环境,只能存在封闭网络环境的互联网电视,而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开放网络互联网电视(即Google TV)。所以作为开放构架的Android平台在终端导入时,就面临应用功能的监管问题。最简单的例子,广电要求所有互联网电视的视听类内容必须从三个播控平台走(CNTV,BBTV,WASU),而Android应用商店里有PPLive、迅雷看看这样的应用,那直接把电视当电脑显示器用,绕开广电播控平台,一旦危及到广电的存亡发展,相信广电必然会寸土必争,谷歌互联网电视在美国遭遇封杀抵制就是一个案例。 因此,Android平台的互联网电视是发展趋势,但是在政策开放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应用商店强大的功能。
同时作为广电运营商也必须警醒,在市场化的变革中届时广电的政治化外衣将被层层剥去,保住祖业靠的不是封杀、抵制,而是自身的强大。最可怕的不是技术,而是人心所向,未来家庭娱乐终端争夺战的主导权不是电信,更不是广电,而是电视机前的千千万万的受众。只有贴合用户心理、满足用户需求,才能占据三网融合的主导地位。
二、封闭与开源、开放模式谁将笑到最后
三网融合战役中是否获得对宽带网络接入资源的控制权将成为取胜的关键,广电数字电视网络采用的是十几年前制定的欧洲DVB标准,此标准在涉及到机顶盒加密解密接口方面一直是个空白,并没有明确定义机顶盒的CA接口。由于这个标准的缺失,才产生了众多私有封闭的CA标准。这种封闭加密系统,一旦和网络对接,安全性将形同虚设,节目收视费将会大量流失。再加上IPTV的竞争威胁,让广电对三网融合心生恐惧。
加之各地广电运营商采用的标准不统一,机顶盒软硬件多样化,造成添加增值应用异常困难,无法形成规模量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加密系统也逐渐暴漏出安全隐患。面对直播卫星和IPTV,特别是开始加速的三网融合,广电运营商感受到了压力。因为整体数字化转换主要靠行政推动,很多地方并不顺利,如果向高清推进,依旧靠行政推动是不现实的。只能实现标准统一,走市场化道路,降低运营商的数字化成本。这必须有一套完整透明的标准和规则。
目前Android架构这种开源、开放的模式被广泛应用到手机、电视、机顶盒等等终端产品,三网融合正是需要这种开源、开放的模式,广电更需要开源、开放。目前,下一代广电网正在筹建之中,但受封闭技术阻碍广电每一步改革、每一项建设都如同戴着镣铐起舞。电信光纤网络的建设虽然投资大,但是在开放的技术标准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技术进步十分明显。
应对三网融合,广电应尽快放弃封闭的技术标准,促进技术标准的开放和透明化,广电运营商也才能轻装上阵参与三网融合的竞争。
三、3D电视逐渐走强,彩电市场“三国争霸”
今年3D电视依然保持着很好的呼声,在本届CES2011大展上,三星推出了一款屏幕达100英寸的巨幅3D电视,LG则推出了最薄的3D电视,国产彩电厂商不甘示弱也加入了这场3D电视大战。与此同时,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此时推出全球首款支持120Hz偏光/快门式3D技术的单芯片解决方案,同时推出新一代智能型电视芯片解决方案。此方案不仅大幅提升无线链接速度,其传输质量也更稳定。
价格战后3D电视最近打起了技术战,目前的3D显示技术主要分为主动快门式和不闪式(偏光)。主动快门式和不闪式(偏光)开始了它们之间的对决,从健康舒服角度来考量不闪式3D占据了上风。据数据公司分析2011年不闪式3D会占到70%到80%的市场,而快门式的3D会退出市场,3D电视明年将占到全球液晶电视市场的10%到20%。
在近日的3D产业年会上,工信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副主任张素兵表示,2010年工信部已经成立3D立体显示标准研究组,牵头组织业内专家展开标准研讨,今年将有两项3D标准出台。据悉,《立体电视图像质量测试方法》将最先出台《3D安全规范》,于2011年内正式颁布。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3D技术的规范将带动3D电视市场升温,未来的彩电市场将会呈现3D电视、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三国争霸”的局面。
四、EPON将取代CMTS ?
目前接入网技术可谓是五花八门,随着EPON、EoC等新技术的出现,原来的、唯一的CMTS技术方案就受到了相当程度的考验。目前,我国双向网改的技术应该到了要出结果与标准的阶段了。近期,全国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采用基于EPON技术进行双向网改造的城市呈增多趋势(如杭州、宁波、大理、海宁、东莞、嘉兴、铁岭等地区),未来究竟哪种技术会成为主流呢?或者说哪种技术更适合广电目前的情况。
CMTS+CM组网方案在光传输部分,下行数据信号和CATV的下行信号采用频分(FDM)方式共纤传输,上下行数据信号采用空分(SDM)方式共缆不同纤传输,在电缆部分,上下行信号按FDM方式同缆传输。此方案适合已建HFC网络改造,可利用原网络中预留的光纤和无源分配到户的电缆网络组成双向传输系统;只需要在前端和用户端分别加装CMTS和CM即可实现双向传输。
CMTS+CM组网方案利用现有的CATV网络提供双向通信,适合稀疏模式网络覆盖区域,大面积覆盖,低开通率情况下成本较低,前期投入少;且技术标准及产品比较成熟。 但需要对HFC光电传输链路部分进行双向改造,其噪声汇聚效应影响系统的带宽和性能,同轴缆及接头质量要求较高,后续维护工作量较大,此外CMTS下行通道带宽有限,头端共享38Mbit/s,可开通用户数少,可承载业务有限,大带宽业务无法满足,后续系统扩容成本巨大。电信对于宽带市场寸土必争的决心已是显而易见,宽带提速是电信惯用的招术,届时广电必然会被动跟随电信升级宽带,扩容的成本对于“积贫积弱”的广电运营商而言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去年8月联通、移动、电信三大运营商已经完成对10G EPON芯片级和单系统的测试,并相继扩大10G EPON试商用范围。Broadcom在本届CES展会上推出了第一款10Gbps EPON芯片BCM55030。该产品主要针对多用户环境的ONU应用,也可以针对LTE网络的支撑网应用。BCM55030将高集成度,超低功耗,小尺寸以及经济性等结合到一起,对于运营商和OEM厂商的FTTB设备开发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业内专家认为EPON+EoC可提供数据、视频、语音于一体的三种播放的综合承载,通过一张接入网提供过去多张网络的功能。该方案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当前广电网络的实际情况,在驻地网层面利用广电网已有的Cable网络作为传输介质,节约了大量的综合布线成本和运维投资,兼具高性能和低成本。EPON+EoC技术满足广电数字电视的双向改造和国家三网融合的需要,将推动NGB产业在中国的深入发展,是面向广电运营商NGB网络接入层首选技术。
五、一体机将埋葬机顶盒?
2009年-2010年期间,国内彩电巨头纷纷推出了数字高清一体机,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高清机顶盒售价太高”的难题。无需机顶盒也能收看高清电视,逐渐成为消费者的共识,而数字一体机更是用实际销售数据证明了“无需机顶盒高清电视机”更受欢迎。据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2010年十一国庆节期间,数字电视一体机市场渗透率继续上升,零售量上升到15%,零售额到达25%,业内人士相信数字电视一体机已经进入“火热的夏天”。 那么一体机进入了夏天,机顶盒是不是就该“冬眠”了呢?有甚者甚至预言三五年内机顶盒将推出广电的历史舞台,事实究竟是怎么的?
作为家庭娱乐终端的重要载体机顶盒依然岿然挺立,在CES上ARM与MIPS两大巨头发力家庭娱乐应用市场-机顶盒,这是他们未来迫切想占领的一个巨大市场,机顶盒市场依然有着可以深入挖掘的潜力。
Sigma Designs 在展会上展示了与Western Mediabridge 合作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商用Android 机顶盒。AllGo 展示了一款基于UPnP/DLNA的高清(HD)视频流解决方案,采用了运行Android 的MIPS-Based Sigma Designs Vantage 8654平台,还与Tensilica展示了集成Tensilica HiFi2 Audio DSP的基于MIPS32TM 处理器的多声道音频播放功能。Broadcom 还推出了业界首创的 HD DTA 有线机顶盒 SoC,在超小尺寸中集成了 HD 视频、集成的1GHz 有线调谐器及HDMI 功能。Broadcom 还为日本即将全面采用的DTV广播传输推出了数字地面转换器SoC解决方案,以及基于新一代DOCSIS /Euro-DOCSIS 3.0 的线缆调制解调器SoC 解决方案。此外,Broadcom 宣布,在其最新的机顶盒和数字电视解决方案中支持 RVU 联盟的远程用户界面(RUI)技术,让多频道电视服务提供商可以利用一个一致的用户界面,为整个连网家庭的 RVU 瘦客户端设备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从总的趋势来看 Android架构的开放开源的模式贯穿了整个广电产业链,多家重量级芯片厂商如ST, Fujitsu, Amlogic等选择了ARM架构。值得思考的是Android架构的开源开放模式能否在机顶盒上体现地淋漓极致?还是最终沦为一个虚的卖点?如果机顶盒可以像基于 Android架构的手机一样拥有强大的应用程序,那么机顶盒绝对不会那么轻易被打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