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调研机构ABI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Wi-Fi热点数量相对于2007年将增长40%,欧洲将成增长最快的地区,尤其是在英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家。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免费已经成为Wi-Fi服务推广的主要方式。从去年开始,星巴克就与AT&T合作,在全美7000多家连锁店推出免费Wi-Fi服务。免费Wi-Fi服务的推出,在保住原有客户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竞争对手所拥有的客户资源,以致于麦当劳、必胜客等相继效仿。

免费Wi-Fi服务场所人丁兴旺
事实上,除了消费类场所以外,公共交通营运商也推行了免费Wi-Fi服务。今年5月,丹麦铁路运营商Arriva Scandinavia已部署Wi-Fi服务,为往返Aarhus、Thisted和日德兰半岛的乘客提供免费的Wi-Fi热点服务。
ABI公司表示,Wi-Fi热点走向免费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收入来源更多的是基于Wi-Fi网络提供的增值服务。从长远发展考虑,对Wi-Fi热点采取收费只会造成负面效果,运营商或者服务提供商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ABI预测,在不久的将来,Wi-Fi热点将吸引更多的用户去购买增值服务,如用户通过热点下载最新的音乐和电视节目。在机场,服务提供商可以为用户提供最新的电影下载,缓解用户在旅途过程中的疲劳。目前,星巴克已经在其连锁店内开始销售音乐CD,而下一步将采取移动销售的形式,用户通过购买服务下载自己所喜欢的音乐。
对于ABI公司的结论,并非所有人都认可。
收费对Wi-Fi服务本身而言并不影响其达到预期。相反,提供Wi-Fi服务在地方选取上出现的偏差将直接影响到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用户服务费用基本采用信用卡支付的形式,而人们在机场、火车站等候的过程中都处于匆忙状态,如果使用信用卡支付Wi-Fi服务费用,获得授权所需要的时间太长。同时,对于经常旅行的人,要享受这种服务,就必须经常在不同的机场、火车站为支付这些费用而耗费大量的时间,这势必影响收费服务的推广。而在机场与火车站等地方,必然有很多用户希望能通过Wi-Fi接入方式连接到互联网,而这种免费的Wi-Fi服务将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在这些地方为短暂停留的客户提供免费Wi-Fi服务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但并不是所有的服务都将免费。有些用户有足够的时间坐下来工作,同时他们对带宽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通过付费的形式能够达到他们的需求,以致于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收益,他们很乐意支付这些费用。
同时,提供内容下载等增值服务并非能否带来更好的收益。大多数人只是想获得一种快速,可靠的连接方式来满足其应用的需求。如:Skype的VoIP电话, YouTube上传视频,各种P2P的音乐和视频下载服务和应用程序等等。而事实上,用户一旦连接到网络,他们并不会为这些应用而支付一定的费用。而在机场的贵宾室也很少看到有人通过Wi-Fi接入互联网,更别说运营商或者服务提供商能够为用户提供多好的内容下载服务,吸引用户发费金钱与时间在体验这种服务。
因此,热点运营商通过提供内容下载的增值服务,很难达到预期收益。如果他们相对与免费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更快、更可靠的连接,也能获得收益。但这些都取决于服务的人群,如果人们只是想查看电子邮件,对上传与下载并没有很大的需求,他们更愿意选择免费Wi-Fi服务。
在中国,目前中国运营商在为准备提供Wi-Fi服务上投入极大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后,各个大城市的热点已不在十万个,但业务营收、用户数量却是难以启齿的数字。可以说,截止到面,运营商在Wi-Fi服务上的投资回报率极其低下,曾经辛辛苦苦所部署的热点如今大多成了摆设。
究其原因,不管是去年9月开始的长三角Wi-Fi运营收费0.20元/分钟,或以中电华通为主导所建设的无线北京、无线上海等地考虑0.12元/分钟收费,还是南京的0.05元/分钟,但增值业务的缺乏,以及收费模式相对其他还过高等原因导致目前Wi-Fi城市建设更多的还只是为了跑马圈地。
总而言之,未来,热点拥有者需要警惕“免费模式”的发展,热点拥有者通过为用户提供内容下载的增值服务来获取收益的想法只是一种幻想。大部分的用户接入互联网更多的只是为了满足其简单的应用需求,并不会因此而支付一定的费用。当然,有些用户也愿意为能够享用高速、稳定的优质接入服务而支付大量的费用。但无任是提供那种服务,服务供应商只有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接入服务的基础上,才能够获得用户的认可,有了这样的基础,服务提供商才能够扩展新的服务来获取更多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