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每一张新“网”的铺开,都给我们带来崭新的生活体验。我们的生活,正因“网”而变。在移动通信市场,从来就不缺乏新生事物。这一次,新兴事物指向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作为全省最大通信运营企业掌门人的李秀川,指着案头的《关于创新应用模式,加快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提案》告诉记者,未来十年内,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技术产业。面对当前宝贵的时间窗口,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对于我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增长,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物联网是挑战,也是机遇!”
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3月股市很可能发生巨变? 拉锯战背后暗藏的资金动向!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物联网也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随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应运而生,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高度关注。山东是国内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和相对集中的地区,在技术研发、产业化、市场应用等方面具有先行和集聚优势。
我建议从以下方面研究物联网应用模式:加快物联网应用推广;创新物联网应用策略;实现物联网规模发展的基本条件;打破行业、地区、部门界限,举全社会之力发展物联网;推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与TD-SCDMA网络的应用结合;形成政府积极引导、政策有力扶植、产业充当主角、市场机制推动、社会广泛参与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省十届政协常委、中国移动山东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秀川
万物上网山东移动引领行业发展
本报:在今天上午举行的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姜大明省长数次提到信息化、物联网,您作为山东物联网首推者和省政协委员,如何看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全省2010年取得的成绩和2011年的打算?
李秀川:今天上午听了姜省长报告后,倍受鼓舞。2011年全省GDP在跨越2万亿、3万亿大台阶后,达到了3.9万亿元,年增长13.1%。这是全省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取得的骄人成绩。也正是得益于山东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移动通信业才能在刚刚走过的2010年同样得到了长足发展。正是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实现通信行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姜省长的报告,对“十二五”期间及2011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勾绘了宏伟蓝图。在姜省长的报告中,数次提到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等,并把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上升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把手,为我省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必将对我省的通信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本报:您在这次省“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创新应用模式,加快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提案》,作为山东最早提出和推动物联网发展的领军者,您是如何理解和推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
李秀川:“网络无处不在,应用无所不能”是移动通信发展的趋势,而这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应用。
移动互联网就是我们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上网,获取丰富的信息。比如我们推出了手机阅读、手机视频、手机电视等应用。以前,我们坐在家里看电视,电脑上网看视频,去书店买书,现在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读书看报看电视。中国移动联合出版社等单位推出手机阅读业务,目前已经提供近4万册图书。手机上网看视频,目前已经比较流畅。手机电视业务由中国移动和中广传播联合推出,手机直接接收电视信号,山东的客户可以收看六套节目,包括中央电视台一套、五套、新闻频道,以及山东卫视等节目。
所谓移动物联网就是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沟通;这个“物”被放进去了芯片或传感设备,有感知,能回应。物联网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比如我们推出的位置通业务,车辆上安装了定位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我们就能从电脑上实时了解车辆行走的轨迹。再比如,我们和金乡县政府联合建立了大蒜冷库监控系统,传感器实时采集冷库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信息,实现了大蒜储存的智能化管理,使成本降低了30%,节电25%。再比如,我们和寿光部分蔬菜企业合作二维码溯源系统,在蔬菜上贴二维码标签,通过手机拍码,就可以知道蔬菜生产和流通环节的信息,了解吃的蔬菜是否绿色和安全。
本报:对于物联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近日出台了《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描绘了我省物联网发展的宏伟蓝图,为今后5年我省物联网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山东通信行业的主导运营企业,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在物联网发展方面将有哪些重要举措?
李秀川:省委、省政府站在战略高度,率先在全国围绕物联网发展进行了大量实质性探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打造了多项示范应用。据估计,到2020年,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通信运营企业,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将着力完善全省无线网络覆盖,加快移动物联网业务应用推广,推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与TD-SCDMA网络的应用结合,让信息无处不在,让移动无所不能。
一方面要加强全省无线网络建设。无线网络传输在物联网建设中应处于主导地位。山东移动已在城乡各地建立起无处不在的无线通信网络,从繁华城市到偏僻乡村,覆盖广泛的2G/WLAN/3G“三网合一”的宽带移动网络以及即将建设的TD-LTE网络,可为信息的可靠传送提供安全通道,为物联网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安置在各种机器、装置、车辆和动物、植物上的传感设备所收集到的数字信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