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双汇“瘦肉精”、上海“彩馒头”等食品安全丑闻频频被媒体曝光。如何用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确保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备受高层重视,牵动全社会目光。可喜的是,经过多年转型创新,我国电信企业已经在食品安全ICT保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不断创新相关应用,成为食品安全技防体系的一支生力军 ——
本报讯 近日,哈尔滨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利用3G移动执法终端,对某从业户的营业执照和所经营的地产知名品牌啤酒进行检查,不足1分钟时间,该食品批发业户的证照、食品合格证、进销存货记录,以及该批啤酒的商品名称、保质期、包装规格、商标、生产企业名称、经营单位等信息便全部显示出来。这是中国电信黑龙江分公司与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共同建设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信息平台”中的一项应用功能。据了解,目前,黑龙江已有3000名工商执法人员使用上了3G移动执法终端。
为实现对食品的全过程可追溯监管,黑龙江省工商局决定大力构建监管信息化系统,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信息平台。黑龙江电信主动接洽,以“工商e通”行业应用产品为切入点,实施需求分析、市场调研、技术研发后,于今年1月在齐齐哈尔市试点,随后在全省推广使用。该监管平台不仅具有市场主体管理、准入、追溯、预警、进销货台账建立 、商品退市、动态监管等功能,而且针对不同的使用人群提供了适合的产品。黑龙江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监管平台的投入使用,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