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仿佛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变化,昨天还呼风唤雨的三大行业垄断巨头——微软、英特尔、诺基亚,今天都在苹果创造的新生态系统面前处境尴尬。更可怕的是,它们的对手绝非苹果一家,还有谷歌、ARM 、HTC ......
我们以前买电脑是目的,上网只是其中一个功能;现在上网才是目的,买电脑只是其中一种选择。当人们发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足以完成大多数的网络应用时(看新闻、发微博、收发邮件等等),传统电脑(包括笔记本)就会受到冷落。
因此,微软和英特尔忽然发现,人们不再依赖它们,苹果和安卓系统同样能提供很好的网络功能,ARM 处理器的性能用来上网也足够了。今天的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最高的硬件配置,而是更看重应用体验,以及便携性、续航时间等因素。
![评论:传统霸主们面临的尴尬处境[图]](http://image.c114.net/cej2JohvpoEK2.jpg)
苹果 iPad 和 iPhone 4 所用的 A4 处理器同样基于 ARM 架构
事实上,从几年前开始,英特尔处理器就开始出现了性能过剩的问题,也许一些行业应用还需要更好的性能,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而言,往往中低端的双核处理器就足够用了。尽管英特尔后来推出了低功耗处理器,但性价比始终不理想,而且续航时间也仅从两三小时延长到四五小时而已。
为了获得更长的续航时间,苹果放弃英特尔,选择了 ARM 架构处理器,今天看来,它运行应用程序同样十分流畅,因此 ARM 架构很快也成为安卓平板和智能手机的最佳搭档。而英特尔寄予厚望的 Atom 凌动处理器,则由于功耗控制和系统支持等方面的原因而鲜有厂商问津。
和英特尔相比,微软遇到的挑战更为严峻,越多越多的人开始熟悉并喜欢上苹果和安卓的操作系统,尤其是它们对触摸式操作的良好支持。相比之下,微软 Windows 系统虽然更为全能,但触控体验并不好,而且体积臃肿、耗电量大,现阶段并不适合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
在对用户喜好的把握上,这几大巨头都没有苹果看的更长远、更精准。也许是良好的财务报表让他们忽视了用户需求的变化,缺乏变革的动力和勇气。当他们醒过来时,新的生态系统已经开始运转,而且其高速发展的趋势无法阻止。 另一方面,微软在过去十年中引以为傲的赚钱之道,也被苹果的新盈利模式所超越。Asymco 的分析师 Horace Dediu 通过对比,指出苹果在通过操作系统带动硬件业务模式上的收益,已达到微软通过授权 Windows 到第三方 PC 生产商的 3.5 倍。
这两个科技巨头长期以来都在对桌面和移动操作系统的开发进行相互竞争。上世纪 90 年代,微软通过推出 DOS 以及 Windows 在收益以及净利润上迅速超过苹果。乔布斯在 1997 年回归苹果之后,把工作重心移向利用软件来销售公司的硬件。
在过去的 5 年中,苹果不仅仅在 Mac 的销售中取得了 4 倍增长的佳绩,并且还重磅推出了运行 iOS 系统的移动设备( iPhone 、iPad 等),随之而来的效果全世界有目共睹。而在同样的时间段内,微软却挣扎着在移动设备中复制其授权 Windows 的业务模式。
根据 Dediu 透露的数字,目前苹果通过硬件销售操作系统获得了 98 亿美元的利润,相比之下微软的利润仅为 28 亿美元。与此同时,Mac 的份额占据了整个 PC 市场的 9% ,仅仅 Mac OS X 就达到了 Windows 利润的一半,iOS 则是 Windows 利润的2.3倍。
![评论:传统霸主们面临的尴尬处境[图]](http://image.c114.net/cexj93SRMlSNY.jpg)
通过自主软件来带动硬件销售,是时下流行的赚钱之道
正是凭借创新的盈利模式,苹果在最新的财富五百强排名中上升了 21 位——从去年的 56 名升至今年的 35 名,超越微软和英特尔,成为更富有的科技公司。
去年苹果总收入高达 6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79% ,而其它五百强企业收入增长大多在 33% 以内。在利润方面,苹果达到 14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6% ,占据总收入的 21% 。
而在回馈给投资者的方面,苹果的每股收益也有 30% 的增长,超过财富五百强的前十名。过去十年中,苹果的投资回报年均增长 46% ,去年的投资回报率更是有53%的增长。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研究公司尼尔森的数据显示,今年四月,苹果 iPad 仍占据美国平板电脑市场 82% 的份额,遥遥领先其它竞争对手。此外,三星、戴尔和摩托罗拉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3% 和 2% ,其余厂商共同占据 9% 的份额。
尼尔森还指出,同时拥有平板电脑和 PC 的用户中,有 35% 降低了 PC 的使用频率,甚至从此不再使用,同时拥有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的用户中,有 27% 降低了电子书阅读器的使用频率,甚至从此不再使用。
由此可见,一场由苹果引领的互联网革命已经到来,芯片、系统、终端这三大领域的传统霸主都受到了新秀们的强力挑战。除了快速转型之外,英特尔、微软和诺基亚们更应该好好反思,下一次互联网的变革在哪里?只有那些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的企业,才能在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