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对华强北商业区手机产品市场进行突击检查。行动共查获假冒苹果、诺基亚、三星等品牌手机4800余台,假冒电池、耳机、充电器等8600件,假冒手机入网许可证5500张,还对涉嫌制售假9名人员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曾经繁华的华强北手机市场,转眼间变萧条。
易观观察家、IT评论员王鲲认为,山寨厂商没有知识产权,缺乏核心技术,只能在价格与成本上进行割喉式的竞争,最终让山寨市场成为一片血腥的红海。
他认为, 双打行动不能表明山寨商户们不会死灰复燃。事实上,只要利益存在,风头不是太紧的情况下,门槛较低的山寨产业永远都是打不死的小强哥。双打行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山寨手机市场,但绝难触及根本,而且手机市场的根本也不能总让行政手段去触摸,它更应该被放归市场,用市场的手段去除自身的劣根性。
超低的进入门槛和成本优势是山寨手机的天然优势,但同时这些也是山寨手机无法克服的顽疾,随着房地产商和煤老板等拥有大批资金流人士的加入,山寨市场的空间会迅速变得拥挤,利润增长的前景也会随之变得暗淡,王鲲认为, 品牌化是山寨手机唯一的出路。
那么,山寨手机会消亡吗?
为了追求速度,山寨机不会去做系统的营销或广告,也懒得慢吞吞地进行手机检测,他们不差20多万的检测费,而是因为快和便宜是他们仅有的核心竞争力,繁琐的审核流程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他们等不起,加上部分手机芯片不正规,没有入网牌照,导致山寨机根本无法培养出粘性度较高的客户群。在越发强调用户体验的当今手机领域,山寨机显然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对于走向消亡,王鲲认为,山寨厂商更适合走到品牌化的道路,深圳手机在印度市场上的销量年均8千万到1亿台,这是个很让国际巨头们感到恐慌的数字,并且印度市场不同于中国二、三线的城市,只重销售不重质量的山寨作风在这里行不通,这也在侧面给中国山寨手机创造了品牌化的有力条件,而当他们真正踏实下来,注重品牌效应,强化产品质量之时才真正发现:山寨机走回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