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物联网被誉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已成为国内外新一轮信息技术竞争的关键点和制高点。经过近两年的推广与发展,我国的物联网正从概念走向应用务实的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物联网正进入一个务实推进的阶段,但是有“产业基础,缺核心技术”,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了解,我国物联网应用方向明确,推动有条件的制造企业通过物联网应用向服务转型是政府未来5年的重要工作方针,重点发展领域在精细农牧业、工业智能生产、交通物流、电网、金融、医疗卫生、公共管理等领域。
即将出台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基本确立2011-2015年软件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25%,收入超过3万亿元,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元规模。
5000亿抑或8000亿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锁定十大物联网应用重点领域,分别是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建成50个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工程,5到10个示范城市。其中,无锡传感网示范区规划现已上报国务院。
为了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近日财政部企业司司长刘玉廷撰文提出,支持物联网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筹措资金。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物联网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地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各类社会资本向物联网集聚。
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白皮书显示:预计“十二五”期末我国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元,形成万亿级规模的时间节点预计在“十三五”后期。而中国市场情报中心预测,2013年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整体规模将达8000亿元,2020年将超过5万亿元,数字颇为惊人。
董宝青认为,中国物联网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主要存在几个特点。一是有比较好的产业基础。我国在自动化领域、机器对机器通讯、传感器领域等多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应用。二是核心技术仍然匮乏,大多数的核心技术都不在自己手里。三是从事企业规模不够大,大规模成功应用的案例还没有。
地方抢跑物联网深圳3年打造产业高地
智慧城市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在特定历史时刻交汇的产物,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表示,今年工信部制订的与智慧城市相关的规划超过10个,包括“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信息安全规划,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业、通信业规划,物联网规划;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规划等,这些规划将在9月底前编制完成,年底前陆续颁布实施。同时,积极试点总结经验,推进信息技术及产业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9月7日,《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发布,要求以企业为主,重点实施云计算、物联网、TD-LTE、高端软件、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NGN、车联网、信息服务8个专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