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就是物联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物联网是指通信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这是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定义。
这个是中国标准化协会的一个定义。物联网的来源,现在大家都叫物联网,最早物联网的题是MIT仅仅对射频标签叫做物联网,现在远远超出这个内容了。物联网有几个来源呢?一个来源就是传感网,这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可以占到传感网,电子标签是上个世纪90年代MIT提出来的,另外是我们运营商提出的M2M。以及后来一群计算机学者提出的数字物理系统,这个还是学界深入研究的东西,这是大概从学术角度由这几个方面组成的物联网。
因为我过去是做传感网,实际上最早的传感网,二战时期英国的雷达网,在冷战的时候,美国为了控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加拿大布了一些传感器随身器的网络,控制苏联潜艇。这个当时传感网已经出来了。随着用半导体和MEMS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无线传感网的研究,现在比较有代表意义的还是美国军方1998年列了一个SensIT的计划。
麻省理工学院是提出物联网标签。从早期来讲,我们可能是跟国外有一些研发基本上同步,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的普及,我们慢慢就落后了。这些可能是决定于我们国家的基础以及我们科研和应用的模式。
这是给的例子,为什么我们物联网一下子这么热了,大概就是2008年的时候提出指挥地球,当时奥巴马当选总统,IBM提出物联网这个概念正好符合了他要改变美国的这样,所以他就全盘接受过来了。他认为满足美国能够提出美国的势力,是国家发展的核心。
这个报告实际上我们各个部门翻译了以后,都传到中央,之前也有很多报告。尤其在2008年5·12地震的时候,尤其是堰塞湖我们架设监控系统的时候,这个监控系统直接传到总理的办公桌,所以在处理堰塞湖的时候,总理是亲自操控过堰塞湖的摄像头。有一次开会的时候,忽然摄像头乱动,前线谁也负责办法控制,因为当时总理的权限最高,后来他们给总理打电话。
所以总理尤其在抗震的情况下,我们第一次把一线的信息技术和抗震就在重大灾害结合起来,感受非常深刻,他也深深的感到,可能这是一个技术,一个发展,我们国家可能要抓住这个机遇来转变这种思想方式的转变,我想这是总理2008年在无锡视察时候的核心意思,所以后来进入了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新兴产业等等。
大家讲的物联网,其实每个人讲每个人的物联网,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实际上整个信息产业都涵盖,如果整个信息产业都涵盖,整个物联网也等于什么都不是了。国家可能推动也都有不同的方式。
我们国家在十二五,这是工信部提出的,构建一个标准体系,打造一个产业链,抓好一批示范项目。这个好说,如果是物联网还不知道,你如果界定不了产业的时候。同时各个省市都建和发展规划,建立了产业联盟,这个可能也是一个特色,马上就风起云涌。
上海2010年也推出了十大示范工程,刚才刘总也讲了很多。我们再看几个数据,一个就是无限传感网,就是2001年到2010年申请专利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排在前面的韩国电子通信研究员,这个电子通信研究院是有一些区别的,是一个产业的资源,中国现在排在第三,这个中科院可能感到自豪,但其实也是我们国家的悲哀。
无线传感网在学界,没有进入到企业,都是一帮专家在推动。总理讲话以后,可能很多企业进入到这个领域,很多上市公司号称物联网企业。从RFID大家可以看到申请的地区,中国几乎排在第四,说明大家也非常重视,RFID在中国也有很大的市场,不然他们也不会到中国来申请。
看到申请专利人的时候,中国公司没有一个,说明我们尽管在科研、研究这些方面起的早,但我们可能这一波又没有赶上。基于这个一直要讨论智慧城市产业,可能大致未来发展有顶层的应用,网络和计算可能是中间的,下面各种各样的终端,我个人认为物联网可能应该是顶层的应用和具有感知控制功能的终端。
而这个互联网通信网云计算,这个是属于公共的支撑设施,应该不会到物联网。而且相关的专业服务和业务应用是比较薄弱的,可能在物联网专项政策一些规划可能是重点的支撑。因为物联网、通信网和云计算本身都有国家企划部发展的非常大。这个也是大家叫物流业,那也不能把公路也算到物流行业一样。
第二个是看一下物联网的专业技术和特点。这个是研讨未来新兴技术到底是朝什么方向发展。刚才也讲了,这个文化未来信息技术发展,人技物,文化要仅仅渗透到技术的发展,不能就技术论技术,现在我们很多情况下讲技术的人只讲技术,管理商业。
但现在物联网、智慧城市这些,实际上都是一些系统的解决方案,和一个大的系统的概念,如果你只谈技术,那最后就成了一个个单向技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一个就是终端规模,刚才刘总也说了,物联网到2020年是500亿的终端,现在只是50亿。
安全,这个可能也是过去大家谈的比较少的。实际上现在的物联网,一个营运风波导致15个省市大面积瘫痪。比如说家里的用电用水,这个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如果每十分钟取一次,连续取一个月,这个数据就把你家里面的所有行为都暴露出来了。
所以这个数据一存储了以后,性质就发生改变了,数据的安全,尤其是接入物联网各家的信息进入以后,信息安全是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
另外就是信息通信产业,耗能已经占到了6%,所以也不能说信息通信产业也是一个绿色产业,耗能也非常大。现在数据中心每年都要翻番,有一些大的数据中心都需要一个电厂供电,所以信息技术本身的能源消耗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所以未来大概面临着规模的挑战,一个是大的数据量的计算,性能的挑战以及能耗安全的挑战。这个是未来面临四项主要的挑战。
这就呼唤我们必须要有一些新的信息技术,或者从体系的角度,系统的角度考虑,而不是做单向单一的技术。当然单一的技术还是需要,因为你不可能说你做全面的系统。作为机构、国家可能需要有全面的考虑和全面的规划。而不是把他弄成一个个的孤岛,我们很多项目没有全面的考虑。
技术途径可能就是科学院总结的,一个就是海运计算,由于大的物联网全进入到云里面,李国杰院士我看他的报告,现在多少的数据用硬盘过去是一吨左右,用最快的光纤传要多少天,所以不可能一起上,所以必须要重视前段,所以刚才提的海运计算。
第二个就是未来的网络可能也要有更新的架构,保证网络的安全。第三个就是功能感知。现在觉得我建智慧城市就是到处布满摄像头,建了很多的云计算,使劲架空光纤,这就是智慧城市了,其实这并不是智慧城市。
这个刚才刘总也讲了三层。实际我觉得物联网应该把中间这一层拿掉,因为这个毕竟是公共服务的,物联网是更多的上面的应用加下面,这样更有针对性,更能促进新的产业发展。中间这一层,国家宽带战略新型产业当时规划的时候有一个专项,实际也没有必要都要物联网,实际上物联网现在也未必是一个非常好的词。
从欧们讲到十个方向,所以这个从技术,你现在小到一个手机都是全的,这个三层,任何一个小东西都是全的,所以你不能从技术来讲说物联网有这三层,这三层所有的都是物联网。
欧盟讲了物联网是有这十类技术,但这十类技术不是物联网专有的技术,通信、计算机都面临这十类技术。所以物联网把安全放的很重要,现在我们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安全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了。信息安全领导也是感到越来越重要了。
大家可能知道山东有一个小学校,当时有一个小学生发表了一个文章说怎样攻击美国电网。大家可以看到随着物联网和行业的所有东西进入行业以后,这个信息安全,一个小的攻击可能造成整个网络的崩溃设置社会的停摆?所以这个物联网给大家生活带来很多好处,但是随着网络爆发式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红色性的效应。
现在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以后很可能出现这样的,像很多都是一个小段的帖子,上去之后一下子爆炸式的。所以物联网大家的理解不一样,所有人都在赶这班车。
物联网未来主要是三大技术,是传感、网络和信息系统。渗透到每个行业和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改变产业格局和经济增长的方式,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信息技术进入到很多控制一些设备以后,到底这个设备是信息产品,还是原来的产品,就是非常模糊了,所以这个可能会推动政府这些治理方式发展改变,以及法规政策进行调整。
物联网从学术讲,我想指挥城市更强的,甚至涉及到人文、建筑或者更多的东西。第二个是产业链。第三个就是渗透范围广,因为物联网有大量的传感器,几乎所有的行业、领域都会渗透进去,这个就是在信息技术从数字化以后,变到智能化一个重要的阶段。
上海浦东新区公布了一个智慧城市指标体系,主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等等给出了基础设施、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
智慧城市有一些专家认为六个方面,过去建物联网联盟的时候都要建智慧城市。中国建智慧城市大概是几类,一类是基础设施导向的。第二个是产业导向的,第三个是以应用导向的。
上海在十二五末要形式指挥城市的基础信息体系、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北京的智慧城市有两方面,一个是把政府管的事情给政府管,市场管的市场管,不要把一把抓。甚至也是从两个层面规划智慧城市。
物联网这个就是在智慧城市里面一些单向的技术,通过安全的监控、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海关、智能建筑、家居等等,刘总也介绍了现在运营商也积极加入到物联网当中。
最后做一个小结。就是物联网技术特点和一般的划分不同,物联网是一个横向延伸的领域。具有学科综合性强、产业链条长的特点。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发展,一个就是要有新的城市理念和政府观念流程再造。如果现在全部数字化和信息化解决不了问题,第二个还要满足人类需求和用户。
第三个就是技术重要但技术不是一切,尤其是系统层面。低成本、低功耗可靠和安全的技术,另外就是智慧城市和物联网有一个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同等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