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IDC企业正在“洗牌”中日益消亡。主导这一进程的则是电信运营商,它们在需要民营IDC企业的时候,“赏给它们一口饭吃”,而一旦自己有利益需要,则“始乱终弃”,民营IDC只能任由宰割。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网民人数不断上升,互联网新事物层出不穷,SNS、微博、团购等新型发展模式引发互联网创业潮,并惠及广大消费者。
中国互联网产业是民营企业占主导,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的一个产业,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朝阳产业。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们依靠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出如此成功的一个产业,不能不令人钦佩。
但是近期央视爆出国家发改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领域涉嫌垄断的消息,给广大的互联网从业者又提了个醒: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并不是完全健康的一个产业,在它的背后,还存在垄断的阴影。
宽带接入对互联网产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对于消费者来说,接入费用高、网络不稳定、甚至还遭遇被断网,消费者很无奈。而对于那些民营互联网企业以及从事IDC业务的民营企业,宽带接入领域的垄断也危害甚深。
互联网企业成本飙升
视频网站作为宽带消耗的大户,其运营一直经受宽带成本过高的困扰。来自视频网站的抱怨从来没有停止。近期优酷网CFO刘德乐又对媒体表示,根据国际调查公司ComScore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国企业购买带宽的价格与美国同类企业如Youtube比较“大概是四倍左右”。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明确表示:“我觉得(宽带)接入成本是双份的。”
虽然宽带接入价格高过正常水平多少还难以断定,但是宽带接入价格过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李青所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南北电信没有实现互联互通。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公司2011年1至9月骨干网互联时延为87.7至131.3毫秒,丢包率为0.2至1.9%,均不符合原信息产业部《互联网骨干网兼互联网服务暂行规定》时延不得高于85毫秒,丢包率不超过1%的要求。这也就表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未实现充分互联互通。这会导致用户在浏览网站时,出现无法访问或者访问延时的状况。
为解决互联互通问题,互联网企业必须在南北两地的机房放置服务器,这就是双线机房或多线机房。一位IDC从业者证实,目前一线城市电信、联通100M独享的费用约为每月3000元,而双线100M独享则为每月5000元。如果采用双线机房,网站成本会上涨近66.7%。
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企业占据了宽带接入市场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而这两家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没有动力完善甚至人为限制南北电信网络的互联互通,而互联网企业除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之外,很少有其他的选择。即使采用其他运营商接入互联网,也无法绕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骨干网。所以,垄断才是造成这一问题的罪魁祸首。
南北电信的互联互通问题长期存在,并一直为互联网企业所病诟。在2008年举办的IDC年度大典会议上,亚洲商港总裁符德坤炮轰电信的南北互通问题,甚至略带戏言说,如果台湾都统一了,南北互联互通问题还依然如此恶化还没有解决,将是不能被接受的,他可能会选择退出。“尤其让视频服务提供商不能接受的是,一个国家的电信事业,却要视频网站服务提供商买两份单,这简直形同掠夺。”
而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来讲,它们正在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也就是说它们会逐步介入到网络视频等互联网企业的传统领域之中。利用本身的资源优势,它们能够获得相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讲不公平的竞争能力,这也将进一步加剧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矛盾。
所以,反击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宽带垄断,伤害的只是这两家企业的利益,获益的将是广大的消费者,以及对未来中国影响巨大的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无怪乎国家发改委能够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举起反垄断的利剑。
民营IDC企业深陷泥淖
去年中国互联网兴起了海外上市潮,包括国内知名IDC企业——世纪互联也赴美IPO,民营IDC似乎迎来了春天。但是在表面的繁荣之下,隐藏着深刻的危机。由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在IDC业务上出现“上下通吃”的趋势,民营IDC企业生存更加艰难。
民营IDC企业一般被称为“二房东”,是因为它们要向电信运营商购买带宽、租用机房和线路开展业务,民营IDC企业的生存空间来自于电信运营商的缺位。早期电信运营商的IDC业务主要集中在主机托管、带宽出租、服务器出租等基础业务上,而民营IDC企业则依靠在IDC增值服务如负载均衡以及集群服务、Web Caching 服务、VPN 服务、网络存储服务和网络安全服务等占据了一席之地。
而现在电信运营商为提高IDC服务的利润,也积极向增值业务进军,电信运营商与民营IDC企业成为全面的竞争者。一旦它们提高租金,甚至停止出租业务,那民营IDC企业会立刻“断粮”。现在在激烈的竞争之外,民营IDC企业还要被电信运营商打压排挤,发展逐渐陷入泥淖,死掉的企业越来越多。
中国电信在去年展开对“穿透流量”的清理,也进一步压缩了民营IDC企业的生存空间。中国电信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考虑,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制定不同的网间结算标准,对于中国移动(铁通)等二级运营商收取每月每千兆带宽100-150万的费用,而对于一般的民营IDC企业则收取20-40万元不等的费用,甚至有的低至10万元。这样后者就可以利用价格优势将宽带转租给中国移动(铁通)等二级运营商,从而谋取差价。随着中国电信大规模清理“穿透流量”,这一财路也被封死。
将来,为了不受制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广电也在加大IDC的建设力度,随着这两家“巨无霸”企业加入战局,民营IDC企业的竞争压力会进一步加大。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未来,IDC行业很有可能形成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为主的第一阵营,广电将会形成第二阵营,世纪互联、网宿科技、鹏博士等上市企业形成第三阵营,数据家、群英网络、兰杜互联等IDC企业为主的第四阵营的局面。
而且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都难以避免“洗牌”的结局,最终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存活下来,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被淘汰。民营IDC企业正在“洗牌”中日益消亡。主导这一进程的则是电信运营商,它们在需要民营IDC企业的时候,“赏给它们一口饭吃”,而一旦自己有利益需要,则“始乱终弃”,民营IDC只能任由宰割。
这种不正常的发展状态是垄断格局下的必然结局,只有根除垄断,才能使民营IDC企业发挥潜力,走得更远。整个IDC行业才能发展得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