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一个国外的学者卡尔发表了一篇《Google是否让我们越变越傻》文章称:“过去几年来,我老有一种不祥之感,觉得有什么人,或什么东西,一直在我脑袋里捣鼓个不停,重绘我的‘脑电图’,重写我的‘脑内存’。”他写道,“我的思想倒没跑掉???到目前为止我还能这么说,但它正在改变。”卡尔所关注到的,正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同时,大脑也在“退化”。卡尔提到这样一个事例:过去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章时,总是不费什么劲儿,脑袋瓜子就专注地跟着其中的叙述或论点,转个没完。可如今这都不灵了。“现在,往往读过了两三页,我的注意力就漂走了。”这或许让许多网民深有同感。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普罗大众的视野与思维,但也在改变人们的思考模式。曾有一位害怕写作文的邻家男孩最近升上初中,再次碰面,他已经对“写作文”这一苦差事感到挺容易,因为自从学校要求配备电脑后,这位男孩学会了上网搜索写作模板、范文、素材。如今,写一个800字的作文可谓信手拈来。只不过,每篇作文看上去有声有色,但这位男孩其实连自己都不记得写了些什么。这就是网络带来的转变,这里面有正的一面也就有反的一面。有网友认为,尽管搜索引擎能让你成为“专家”,但过分依赖搜索工具,不仅使人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滋生了惰性心理。有一位网友的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人本身是高等动物,是应该具有思考能力的。但如果长期依赖于网络搜索,一遇到问题就想上网搜索,不想动一下脑筋。就像有人所说‘离开了搜索引擎,我所有的思考日益陷入停滞的境地’。所以,尽管享受着搜索引擎的诸多便利和快捷,也有不少人因为过于依赖,一旦离开了搜索引擎,他们的很多工作都难以开展。长此以往,随着这种惰性心理的养成,人的思维必然退化,这对人类发展是没有好处的。”这也正是卡尔所担忧的问题。
有研究人员在对150名年龄在20至35岁、经常使用计算机的受测者进行调查后指出,随着个人电脑的日益普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多地受到记忆力减退的困扰,主要原因是他们对电脑的依赖过强,从而使得自己的脑功能反而减弱。在日本,早在两年前已经有专家提出应对电脑、手机及互联网负面影响而提出“锻炼大脑”的活动。在生活中,使用搜索引擎快速获得资讯,通过手机与人交流、通过电脑完成大量任务……许多人认为,现在是时候去思考如何让大脑从新思考,而不是让互联网去为你思考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