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9月6日消息,PCWorld撰文指出,十年间,Google从一个几人的创业公司成长为一个拥有2多万人的巨型公司,随着这种变化,其内部企业文化开始变得复杂,并因此带来很多新的挑战。以下为其全文:
规模扩大 人员流失
在创业初期,Google总能给硅谷带来新的刺激,因为那时候Google是个小公司但拥有大理想;同时可以不必受大公司里各种各样的羁绊,能迅速的将大理想变成现实。
不仅如此,Google总能变戏法似的推出新技术,加上其学院般的氛围让Google变成全球科技人员最梦想工作场所。然而,从去年开始,Google这个理想之邦开始爆出很多不和谐声音,不少重量级人物离开Google,另外,员工们对企业文化的不满也开始在硅谷上下流传开来。
在此十周年之际,Google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继续培育创新的土壤、如何继续像公司创业之初那样吸引高级人才。曾经对微软、IBM等巨型公司诟病过的企业文化,现在Google自己也不得不面对类似的问题。
"所有那些巨型公司曾经面对过的问题,Google一样不能避免", 斯坦福大学商业研究所查尔斯?雷利(Charles O'Reilly)教授说道,"区别在于,是用聪明的还是愚蠢的方法来处理"。
一年多前,Google开始出现关键人员流失问题,他们离开Google或去追逐更宏伟的目标,或者开始自己的事业。诸如前任首席信息官道格?美林(Doug Merrill)、前全球在线销售及运营副总裁谢乐尔?桑伯格(Sheryl Sandberg)这样的重要人物,都前后离开Google。
托儿费用风波或导致福利制度改革
此外,托儿费用风波也让公司高层开始重新考量创业时建立的福利制度。在周五举行的例行员工交流会上,Google员工们就向领导层抱怨公司的托儿费用几乎翻了一番。另一方面,有媒体报道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对员工们将公司托儿服务看成和免费瓶装水以及糖果一样颇有微词。
据内幕人士私下透露,这次交流会透出Google管理层开始感受到他们自己亲手建立的企业文化的压力。
"确实,经营两万人的大公司和1000人的小公司,其管理上的挑战截然不同",雷利教授指出。
离职员工觉得自己不被重视
一些最近离开Google的人士表示,他们觉得自己在Google越来越变得无足轻重且很容易被别人取代,而且,即使努力工作也得不到领导或者高层的赏识。
公平的说,这种事不仅仅发生在Google,任何一家发展迅速的公司都会碰见类似问题。
离职高管认为Google规模变大导致灵活性丧失
恺撒?马斯克拉奇(Cesar Mascaraque),现为Ask.com欧洲区管理总监,他在Google服务了4年,但去年离开了Google。马斯克拉奇说道,正由于公司规模的膨胀促使他离开了Google,他说喜欢为那些正在进行从小公司到大公司蜕变的公司服务。"如果公司到了2万人的规模,我就不喜欢了",他说到,"我喜欢小公司的灵活性"。
马斯克拉奇在Google时所在的团队是旨在帮公司建立作为大公司所必备的流程和制度。当那些制度建成后,"带来的负面就是,抹杀了在一个小公司时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他说道。
"这没有所谓的对和错,这是必然的",马斯克拉奇说到。
规模扩大导致难有创业初期的战斗友谊
克奈斯(Kniaz)曾是Google Adsense广告平台的产品经理,他于7月离开Google。他说他怀念在Google初期时那种战友般的友谊,想想那时候餐厅里80%的人都是熟人。可是,当公司逐渐增长,原来一起战斗的同事们都被打散,"很难再有和同事们战斗到深夜的那种激动了",克奈斯说到。
Google正在改变试图保持创新性
Google已经意识到这种增长带来企业文化的挑战,而且正在努力去接受这种挑战,Google工程总监克雷格?内维尔?曼宁(Craig Neville-Manning)说道,"随着公司变得越来越庞大,让每个成员都从事创新性工作就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公司不仅需要调整公司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更要给员工更大的自治"。内维尔?曼宁自2000年加入Google,那时Google的规模才200多人。
他指出,Google试着允许员工从事一些更有创新性和开发自由的项目,就像在创业初期那样。
他还举例说,最近公布的浏览器Chrome和Android手机平台项目都是在那样的条件下涌现的。那些团队的目标很明确,但给他们的自由度很大,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现目标,内维尔?曼宁说道。
然而,虽然这种做法能让人找回在创业初期的感觉,但也有一些负面的因素。一些离开Google的员工私下里说,这种自治的文化也让他们缺乏方向感。虽然,他们对按自己的方式来进行项目感觉很好,但没有特定的目标或者来自经理们的反馈,很难对他们所的事情进行考核,他们说道。
但不管怎么说,Google会继续这种实验性的方法,内维尔?曼宁说到;但他也承认,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摔上几跤。
"由于公司的发展太快,我们不得不每隔6个月就又坐在一起重新设计一些流程,因为它们已经变得笨重而不适应",内维尔?曼宁说道。
比如, 2003年,当内维尔?曼宁在纽约筹建一个新的Google工程站的时候,公司让工程站里的工程师自己决定他们工作的方向,仅仅让他们自己和公司里的其他工程师流通,看有没有重复的地方。然而,当公司规模变大后,"我们就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件事情",内维尔?曼宁说到,最后,公司不得不建立一个全球范围的项目数据库,为各个工程项目组提供所有的项目信息。
"诚然,给员工一定程度的自治确实很重要",内维尔?曼宁说到,"但是,公司肯定不希望工作存在重复,所以团队之间必须进行有效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