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网络学院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08-10-06 信息来源:中国软件
 商用软件联合会主席兼CEORobertHolleyman说:“美国应该为综合排名第一而感到自豪,但是美国人同时应明白,它的领导地位是来之不易的。” 思科前高管JudyEstrin也在一本名为《缩小创新的缺口》的书中发出了警报。Estrin表示,美国现在的优势是过去十年努力的成果,以前的创新与研究的前提条件已经消失了。她说:“创新可以带来新的创新。我们现在收获的成果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前种下的种子得出的果实,问题是,我们现在没有继续播种了。”事实上,美国在整个IT行业的领先得益于克林顿政府所引导的新经济战略。 

    “新经济”是一种面向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并上了新台阶的经济,也是“市场+制度”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的经济,克林顿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是以现代高新技术经济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经济。根据克林顿总统1993年2月在硅谷发表的政策声明《技术为经济增长服务:建设经济实力的新方针》所确定的政策框架,美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综合性的、系统的国家技术政策,“以使技术对持续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创造、生活质量改善和国防的贡献最大化”。 

    克林顿政府国家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创造一个有利于私营企业创新和竞争的商业环境,增强私营企业开发技术、将技术转化成产品和服务并迅速投入市场的能力;推动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扩散,主要是完善领导机制,更好地管理联邦政府研究开发综合计划,消除重复投资;建设面向21世纪、支撑和促进工商业的基础设施,即国家信息技术设施计划,又称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一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预计将引发一场永远改变人们工作、生活和相互联系方式的信息革命;培育世界一流的劳动力队伍。克林顿政府认为,国家的竞争力和个人的收入水平越来越明显地以劳动力素质为基础。知识与使用信息和技术的能力正在成为决定就业机会和财富的关键因素。美国政府正实施一项终身学习计划,以帮助劳动者应付新经济的挑战,把握新经济提供的机会。新经济的出现将带来经济领域的一场革命,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 

    而所谓的“新经济”时代,是建立在数字时代的基础之上的,数字时代其实就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代名词,因为电子信息的所有机器语言都是用数字代表的,所以人们将其美称为数字时代,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电子信息的基础上,信息传输告诉便捷,改变我们生活、工作的最大的因素,莫过于由此建立起来的互联网,可以说,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  

    据商用软件联合会经济学家情报部的最新研究表明,虽然美国的信息技术行业仍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信息技术行业,然而,美国的领先优势正在逐渐缩小。商用软件联合会经济学家情报部认为,这一研究结果很可能会在美国的IT行业和政界引起强烈反响,促使人们提出国家创新战略,就象芬兰那样。哈佛商学院前教授、《创新民族》的作者JohnKao表示:“美国需要被唤醒。我们实际上没有国家战略,虽然我不赞同彻头彻尾的技术主义,但是我认为从我们的历史来看,没有国家战略是不行的。 

    何曾几时,美国的托罗拉就是移动通信的代名词,然而,在当今移动通信领域里,从GSM时代美国已经开始落后于欧洲,CDMA与GSM之争就是移动通信2G技术标准的阵营之争,CDMA标准是以高通、摩托罗拉为首的美国阵营,GSM标准是主要以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等欧洲企业为首的欧洲阵营。到了今日,伴随着摩托罗拉手机的行将消失,美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导者地位业已丧失。 

    目前,213个国家和地区的690家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使用的是GSM技术,全球GSM手机用户数已突破20亿。使用GSM系列技术的消费者占全球手机用户的82.4%,占全球人口的29%。推动其快速成长的是亚洲、非洲和南美地区的市场。在GSM的第二个10亿用户中,有82%的人来自这些新兴。其中,中国是世界第一大GSM市场,拥有5.4亿用户;俄罗斯、印度、美国分列第二到第四位,分别拥有1.5亿、0.8亿和0.8亿用户。CDMA比GSM开始的要晚,CDMA只有200多运营商。使用CDMA标准的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分布在北美、南美和亚洲,中国香港、韩国、日本、美国都已建有CDMA商用网络。在美国和日本,CDMA成为国内的主要移动通信技术。在美国,10个移动通信运营公司中有7家选用CDMA。韩国有60%的人口成为CDMA用户。 

    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GSM技术标准,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国这个10多年增长最快的通讯市场选择GSM而不是CDMA,对于CDMA阵营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1994年7月中国联通成立后,中国决定一步到位上2G通信技术,联通和中国电信移动部(中移动前身)也在GSM和CDMA中权衡。摩托罗拉认为中国肯定会选择单独上CDMA或至少两种制式并存,不仅是因为其技术优势,而且中国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都选择了CDMA制式,出于文化和市场相近原则,摩托罗拉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也会选择CDMA。但是CDMA技术比GSM技术要复杂得多,相比之下,GSM技术的商用更为简单,1990年GSM成为欧洲标准后,第二年爱立信等就建成了第一个GSM通信网。在GSM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之后,GSM的摊薄成本更低。 

    中国一开始没有选择CDMA的最大因素是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而不是技术原因。主要问题出在CDMA的专利过于集中在高通公司手中,而高通推行的高专利费的政策使得CDMA的成本远高于诺基亚、爱立信等多家企业共同开放合作推动的GSM,这一点使GSM的商用速度远远超过了CDMA。中国政府正是看到GSM的成本更低,受制于人的风险也更小,而且其网络优化进度也因其率先大规模建网而领先于CDMA,所以选择了前者,而事实证明,中国当时选择GSM技术标准是明智的。后来中国联通再上CDMA,则是6年后中国为加入WTO所做的妥协。直到今天CDMA的成本还高于GSM很多,其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高通收的专利费高,设备商、终端商,甚至入网检测环节,高通都要层层盘剥,产业链下游企业情绪都不高。每台CDMA手机高通大约要收8美元,厂家利润都没这么多;另一个原因是用户少,无法摊薄成本。联通的CDMA手机为了这高昂的专利成本是越做越痛苦”。 

    当90年代末CDMA技术在市场上被成功商用之后,高通就退出了手机和系统设备的生产而专注于技术进步和芯片产品的研发。这种模式的改变推动整个产业从垂直一体化向专业化发展。而高通则是以技术厂商的角色为大家提供诸多创新的技术,推动产业实现更快的整体创新速度。高通集合了产业发展需要的诸多研发工作,通过以授权的模式与产业分享自己的研发成果而为整个产业带来机会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技术垄断地位。尽管高通知识产权的专利组合或者是专利池内专利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高通的标准专利费率却没有变化。虽然高通不断地向业界传递合作上的善意,但专利摩擦依然不断。 

    高通全球市场营销和投资者关系高级副总裁比尔·戴维森称:“和高通有专利摩擦或者是法律纠纷的厂商往往是那些大型的在GSM时代获得成功的公司,而这些公司觉得高通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具有反讽意义的是,向欧盟提出申诉的公司中,有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生产厂商,最大的手机厂商和最大的系统设备厂商,而它们在向欧盟申诉高通主导了市场,高通是为数不多仅靠专利费就能生存的公司,目前拥有至少1400多项核心专利,高通前中国总裁雷鸣表示,除了芯片采购的垄断价格,高通的CDMA手机专利费提成,并非按照芯片组价格收取,而是按照手机销售价格收取,这就导致CDMA手机生产商利润低下,韩国厂商为追求更多利润,不得不尽量生产高价格的高端手机。由于高通动辄挥舞“专利大棒”,经常挑起专利权诉讼,与众多手机制造商和其他芯片制造商结冤颇深。由于美国高通公司在3G时代占据了技术的核心专利,以欧洲为主导的LTE阵营处心积虑开发OFDM来绕开高通主要技术,避免受制于高通在专利和芯片技术上的垄断,以摆脱美国通过技术专利对标准的控制。  

    3G代表的是网络,而不是通信,随着3G时代的到来,3G手机从通信的概念已悄然的变成了网络的概念,实际上,3G可以看作为一个融合的范例,他融合了通信与网络,更确切地说,是将通信融入了网络之中。而网络是整个IT行业之中的一个子集,美国在整个IT行业领先的下降,使得他在某些方面落后也就不足为奇了。 

    LTE由于从WCDMA演进而来,得到了最多的支持,是目前呼声最高的4G方案,很有希望能成为4G的霸主;而目前WiMAX更多地扮演市场搅局者的作用;UMB则除了高通大力支持以外,显得形单影只。近年来,3G网络的大规模部属已经悄然开始,而国际上对于3G以后(Beyond3G),即4G系统的标准制订工作也已经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国际电信联盟从2000年启动4G相关研究,于去年11月16日结束的2007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07)上为国际IMT(第三代及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确定了新的频段,并从2008年开始向全世界征求4G候选技术。 

    2007年3月,中国信息产业部成立了IMT-Advanced推进组,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推进TD-SCDMA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内的顺利演进。LTE阵营在3G后续演进中目前已经占据了最为主流的地位。基于WCDMA、CDMA2000、TD以及WiMAX这四大3G标准,业界共形成了LTE、移动WiMAX以及UMB这三大后续演进的不同阵营。其中,隶属于UMB演进路线的CDMA阵营出现了数家运营商的“逃离”,他们分别投向了LTE和移动WiMAX,导致UMB面临着无嫡系CDMA运营商支持的尴尬局面,最先沦为后续演进舞台上的“配角”。 

    而综合技术实质以及发展现状分析,移动WiMAX也因不敌LTE而败下阵来。一方面,LTE从传统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一步一步地踏实演进而来,并具有可平滑演进的、现实的网络基础,因此相比来源于IT业、需要全部新建网络的移动WiMAX而言,LTE更具有建网、可运营、可管理以及高QoS保证等特性,更加有利于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LTE目前已经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移动运营商的支持,众多巨头已经在推进LTE成为4G主流标准上有了实质性的动作。 

    设备商方面,阿尔卡特朗讯与NEC前几日宣布成立合资公司,诺基亚首席执行官康培凯认为LTE将成为主要的4G技术。诺基亚西门子也推出了LTE端到端解决方案。 运营商AT&T、NTT DOCOMO已经开始LTE商用测试计划。而全球最大手机运营商中国移动宣布与沃达丰和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一起进行LTE测试,使得这项无线宽带标准更有望成为4G的旗舰技术。 尽管Verizon Wireless目前网络使用的是CDMA 2000技术,但是其进行LTE测试的举动,已经表明了Verizon极有可能加入到GSM阵营中。 

    WiMAX阵营则在不断地产生“悲观情绪”,这令LTE在后续演进中的竞争优势大为凸显,LTE极有可能在3G后续演进中独领风骚,就连UWB的主导者高通,也不得不考虑分散孤注一掷的风险,开始参与LTE的发展。高通在2月中旬宣布了拓展其终端和基站芯片组路线图,将LTE技术包括在内。LTE解决方案计划于2009年第二季度出样,当前,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标准化组织等业界各方力量,均在积极推动着LTE内部两种主流技术的协同发展。例如,由主流运营商联合成立的NGMN(推动下一代移动网络技术发展组织)董事会,在对LTETDD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确保TDD与FDD的协同发展,不仅要求两者的标准化工作保持同步,而且要求加快FDD/TDD双模设备的开发。 

    全世界最优秀的CDMA运营商都在部署LTE或HSPA作为其的下一代网络:美国Verizon、Alltel,日本KDDI、韩国SK电讯和韩国电信(KTF)、澳大利亚电信(Telstra),以及较小的和记电讯(澳大利亚、越南)、加拿大贝尔和Telus、泰国CAT、新西兰电信。现在由于中国电信的表态,只有最后的一个CDMA大型市场没有明确下一步路线,即印度。不过印度在通信技术的话语权微弱,一般都呈现跟风的趋势。加上原本就运营GSM/WCDMA的沃达丰、NTTDoCoMo、西班牙电信、法国电信等,CDMA的演进技术UMB因为没有一家运营商采用而提前出局后3G领域的制式较量。美国SprintNextel选择了WiMAX的路线,将实践后3G领域的另一途径;按用户数量和市值计算,中国移动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此前,英国沃达丰、日本NTT DoCoMo、美国AT&T和Verizon等世界最主要电信运营商已经决定采用LTE技术,此次中国移动加入,将大力推动LTE技术的发展,LTE在后3G时代也将延续2G时期GSM的主流地位。沃达丰CEO阿伦·萨林(Arun Sarin)昨日在巴塞罗那的移动世界大会表示,该集团将与中国移动和Verizon携手推进LTE技术,LTE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明确方向。2008年2月13日,在巴塞罗那召开的移动世界大会上,中国移动、沃达丰和Verizon发布了联合开展TD-LTE测试的声明。其中,沃达丰更是强调“超3G的标准,必须同时支持FDD和TDD”,并正在中国进行着TD-LTE的研究。作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将致力于推动TD-LTE的国际化进程。至此,美国在未来的无线通信领域将从行业的领导者沦落为行业跟随者的地位。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4)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2)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1)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09)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