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奚国华在《2008年中国通信业发展高程论坛》上表示,当前通信业亟待解决四大课题。
奚国华指出,当前通信业必须关注通信新技术的发展,营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格局,维护广大用户的需求,通信企业要着眼于市场需求,加快推进创新与转型步伐。
本届论坛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人民邮电报社承办。论坛得到了国际电信联盟,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与支持。腾讯科技对此次展会进行图文直播。
以下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奚国华演讲实录:
尊敬的王忠禹会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首先要感谢王主席、王会长给我们做了十分精辟的发言,三点我都记下来了,确实是很精辟,而且切中要害,我们一定贯彻落实。
很高兴参加2008年中国通信发展高层论坛,在当前全国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这次论坛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遇与对策为主题组织大家进行研讨,我认为这个题目出的很好,紧扣了当前的重点。相信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此,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本次论坛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通信业坚持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大变革、大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很多都参与了全过程,都是深有体会。我们很清楚的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通信业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瓶颈之一,交通、能源和通信。通过30年的发展,通信业不仅是摆甩掉了瓶颈的帽子,而且已经发展成为我们国家的战略支柱和前瞻性产业。
30年前,我们国家每百人电话不到0.5部,现在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到今年8月份我国电话总数包括固定和移动已经达到9.7亿,其中固定电话3.5亿,移动电话6.2亿,超过美国、日本和印度总合,稳居世界第一。话又说回来,总数绝对是第一的,但是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多,人均还不如人家。今天谈通信的发展,不能不谈互联网的发展,到今天为止中国互联网用户发展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的,已经达到2.53亿,也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不仅如此,随着通信业的迅猛发展,信息通信技术高渗透性、高带动性也进一步显现,网络技术、业务、服务更日益广泛深入的渗透到各行各业、各领域。推动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型产业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此外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转背制造业,这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内涵,对我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今年实施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入提供了机制保障。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的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采用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借此机会我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第一,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是新形势的新要求,切实增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主动性和坚定性。
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正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间,但是我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在发展过程中间我们遇到了一个机遇,就是出现了信息化。在这个中间,我理解我们有两条路可走,一个就是学习发达国家、仿造发达国家,新实行工业化,然后再实行信息化。另外一条道路,也就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间,主动的、有机的、有意识的把信息化和工业化进行融合,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我想这条路更适合我们中国,更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所以,现在我们是选择了这么一条道路。信息化的发展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使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推进两化融合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信息化发展的应有之意。
当前,尤其是这两天美国次贷危机继续蔓延扩散,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同时我们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加强先进技术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转变发展方式,是积极主动应动风险和挑战,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把工业、通信业发展置于两化融合进程中谋划、推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取得新的成就。
这是我讲的第一点,两化融合的意义,尤其在当今很多事情,尤其把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其中很重要一部分就是要把工业发展,因为工业站我们国家经济比重的分量是相当重的,占到40%几。如何把工业发展化,我刚才了说实现两化融合是势在必行的。
第二,全面把握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探索实践,找准切入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刚才和王主任还在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后,整个工作是千头万绪,工作量非常大,任务也非常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重点,这是很重要的。
工业化、信息化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两个历史过程,促进两化融合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成果,促进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块发展,要着眼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传统工业改造提升,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电子商务以及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加强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推进电子政务,以及科技、教育、文化等信息化的发展。
还要提高政府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要加快信息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提升服务信息化的能力和水平。推进两化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采取措施,务实推进。
当前,部里面讨论,认为主要应该重点抓好六方面的工作:工业相关研发设计的信息化、促进工业产品更新换代、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企业和行业管理信息化、促进企业资源优化和产业链合理化、产品流通和市场信息化、建立工业现代流通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育新一代产业大军、推进工业经济的延伸发展、创建新型产业,此外还要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业信息化发展。
第三,政府部门要统筹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总体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规划政策指导和市场监管工作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推进两化融合是国务院赋予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重要职责,必须统筹规划务实推进,要发挥大部门体制效能优势,加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两化融合的战略部标,任务和措施。要结合十二五规划预研工作,加强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发展相关规划、政策、标准的研究制定。我这里说明一下,国务院给我们制定工作的时候,我们主要是管三件事情,管工业化、管政策、管标准。
所以,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和推动出台有关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政策法制环境,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推进电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还要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管理,保障公众通信网络,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畅通,抓好网络诚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有害不良信息传播,推进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要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进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关键和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握发展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