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重组过程中首要的是平稳过渡,保证质量,政策一致。虽然运营商们都信誓旦旦,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也都难以得到保证。单单是人员和设备都已经让运营商们手忙脚乱了。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指出,几年前网通集团整合小网通,员工数量是一百比一,整合了五年才尘埃落定,其结果是小网通全体“出局”。这次的人数比例为五比一,而且固网运营商的希望寄托在移动业务上,但占员工绝对多数的固网运营商又对移动的业务技术不熟悉。短期内用网通员工提供移动服务,如何保证服务质量值得人们思考。阚教授的另一个疑问是,联通的C网和G网除了无线设备外,无论在网络、机房、设备、人员等方面,都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无法分割。如果强行拆分,将是又一次大规模的重复建设,而且不短的时间内,两个网都无法正常运营。如果连设备分割都没有头绪,产权和责任不明确,又谈何为消费者服务呢?
电信重组后运营商要做的就是增强竞争,增强用户体验。通过这次重组,此前由于牌照限制,市场上是错位竞争,竞争实力不均衡,竞争不充分的情况正得以解决。在竞争加大的环境下,如何吸引消费者已经是运营商要考虑的首要课题。但在消费者最关心的资费问题上,得以降低的可能性却微乎其微。因为目前手机通话费用等已被分解到各种各样的套餐中去,降价余地有限,不过固网和移动运营商的结合可能催生出“手机-固话”组合套餐,这在价格上可能比单纯的单一网络套餐更加实惠。
小灵通用户和铁通、卫通的消费者正面临着转网的问题,其中小灵通的形式更为严峻。2007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基本停止了对小灵通的投资。虽然固网运营商们“绝对保证小灵通用户的服务”。中国电信购买中国联通C网后,中国网通并入新联通后,小灵通用户如何转网暂时还没有定论。虽然在新的两大运营商们至少在半年内,可以肯定在网的小灵通用户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当他们的移动网络部署完毕了呢?面对3G,小灵通的用户们不可避免的又要重复数年前寻呼机用户的命运?
面对着电信重组和即将到来的3G潮流,带号转网政策再次成为消费者们关注的焦点。一份网络调查中,有13.3%的网友表示支持这一政策全面实行。14.17%的网友投票认为,如果不实行带号转网,换网还要换号,实在是太麻烦了。已经呼吁了多年,国家也明确出台了相关法规,但这一政策在运营商之间就是难以推行。业内人士分析说,“带号转网”技术简单,成本投入也并不很大,但中国特殊国情下,每个手机号码上承载了太多的品牌资产。例如中国移动就成功地打造出了“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电信服务的客户品牌,并掌控着与其相关的特定用户群。为了抢夺用户,在运营商们尚未找到其他载体来承载品牌资产之前,对“带号转网”的抵制也就在所难免了,这一抵制即使在3G出现后也在所难免。
TD的尴尬
作为消费者,电信重组的结果他们并不关心,至于3G牌照之类和自己的手机终端采用的是什么标准的问题更不在他们的视线之内了,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有过硬的通信质量就足够了。但作为国家,TD-SCDMA承担着中国电信行业自主创新,与国外标准竞争的重任,不得不千方百计的重点发展。因此,推广TD标准就成了电信重组和3G牌照发放之前的重中之重。而吸引中国的消费者正是TD标准能否做好的最关键因素。这种用户的不“感冒”与国家急切推广的矛盾成为目前中国移动通信行业里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
据悉,国家正准备一方面把国际标准WCDMA牌照颁给新联通,CDMA2000牌照颁给新电信,另一方面却希望目前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仍占据绝对优势的新移动能够挑起支持TD-SCDMA的大梁。事实上,中移动对TD也并无信心,但身兼大任,它只好放手一搏了。
虽然面向的是消费者,但没有终端设备厂商的支持TD必将是无根之木。据悉,目前支持TD的终端设备只有38款,与其他两大国际标准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而这些设备提供商中除大唐、联想、华为等中国本土企业外,摩托罗拉和三星虽然象征性的拿出了几款产品,但支持力度上明显不足。而另两大世界巨头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对此则置若罔闻。
虽然支持设备较少,但中移动正在这个领域开始了一场创造性的宣传攻势。在中国的各种媒体上,TD-SCDMA的广告已经铺开。这是一个崭新的宣传策略,历史上人们很少对一种标准进行如此大张旗鼓的宣传。在人们看来,标准只是一个技术体系,并不会成为直接的商品。这就像消费者并不会关心每个产品零部件的构造和性能,他们所关心的只是最终消费品的整体效能一样。把TD-SCDMA技术以一种品牌的方式运作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为如果要统治一个产业,如何使一种技术能更好的为消费者接受,除了产业内部推动以外,利用产业外部的力量制造影响力则是一种更重要的途径。而通过外部消费者来认识这一标准的重要性,并成为共识后,将极大地缩短产业上游和消费者终端之间的距离。当TD标准成为消费者购买3G手机的首选,而手机品牌都退居次要地位时,中移动所主导的封闭的产业链条上的终端设备的招标没有理由不遭遇疯抢,TD标准也不可能不占据市场主流。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已经快令国人信心不足的TD-SCDMA技术标准的质量怎样才能重新被消费者们认可呢?如果TD久久不能得到认可,那这次重组的意义又有多大呢?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