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大唐高调发布系列品牌手机。自此,大唐已经形成从设备到芯片到终端的全产业链规模。沈子信认为,按照大唐的规划,他们是希望全产业通吃。
应该说,就这个战略意义而言,足以引起相关厂商的关注。因为无论是从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关系还是在终端关键技术上的成熟经验来看,大唐都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面临3G临产期,大唐势必要考虑其未来的TD之路。
大唐在这个时候推出一系列手机,难免让人将此和他的TD战略产生联想。可以说,当年中兴、华为都是因为抓住了CDMA95或CDMA2000等新兴市场而“平步青云”。而大唐,是否要拿TD捍卫自己的“中兴、华为”梦?可是大唐作为终端市场的新生儿,不但面临着国产手机的核心研发能力的瓶颈,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产手机困局中突围。大唐又能否拿TD捍卫自己的梦想?
大唐首要面临国产手机的通病,那就是核心研发能力的短缺。在手机牌照取消后,大批没有拿到手机牌照的企业涌入手机市场,希望在这个“朝阳产业”淘得一桶金。这其中并不乏规模庞大、资金富足的相关企业。但是纵观这些厂商的手机产品,他们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且不说采用MTK全套解决方案,明明是抄袭其他品牌的设计,却偏偏说是“设计的巧合”。
但也正因为研发实力是绝大部分国产手机的短板,大唐大研发能力也就不会成为他目前的致命伤。而从很大意义上来说,渠道正左右着国产手机的命运。不仅仅是手机厂商需要向下打通渠道合作商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手机市场中进行渠道创新,甚至是引导渠道。这在目前正在崛起的天语、金力等手机厂商身上可见一斑。但是这终究不是手机厂商的最核心竞争力,尤其是从长期来看。
TD就像10年前的CDMA95和小灵通一样,正面临着诸多质疑。但也正是这两块不明朗的市场,让中兴大获全胜、让华为至今还懊悔不已。以史为鉴,谁也不希望自己错失一个市场,尽管他有风险。可以看到的是,目前稍有实力的国产手机,谁也没有放松对TD的关注。所有人都在等待一声令下。
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唐的这个动作告诉业界的是,大唐不仅仅在等,大唐还在静静的做着一些什么。
所以个人认为,大唐目前并不会指望能从终端市场获得多大的利益,因为他们总归不是做山寨机,品牌是不可能在短期得到快速回报的。而对他们而言,他们的最大收获或许还在于其进入终端市场的意义以及为将来市场埋下的伏笔,至少在他们进军TD市场的时候,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不会来得那么突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