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路透社网站上发了一则“中国自主研发 3G标准TD-SCDMA(下简称“TD”)或中途夭折”的通讯。刚看到标题时,心里一惊, 3G牌照已经进入发牌“倒计时”, TD又怎么“夭折”呢,难道路透社将报出什么惊人内幕?怀着忐忑的心,我仔细地把这篇通讯读了一遍。
总结此篇通讯,推测TD将夭折的论据有三: 其一,TD推广遇到了不少技术障碍,推广进度缓慢; 其二,许多全球 手机及 电信设备制造商,对推广TD热情不高,大合同多被3家中国行业巨头—— 华为、 中兴和 大唐电信取得; 其三, 中国移动瞄准 4G,已着手为TD- LTE铺路。
文中引用的事实和数据,大多在公开媒体能看到,并没有惊人的内幕消息。在精心地、有逻辑地罗列了这些“事实”后,未经深入分析和广泛采访,路透社就得出了“TD或将夭折”的惊人结论。
不可否认,TD在推广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这是任何一项新技术和业务在应用初期都难免的。但中国不可能“因噎废食”,就此放弃投了巨资、还未正式启用的TD。
再说,中国移动要发展4G,这是件着眼未来的好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移动就会放弃TD。不然,先前做 测试、铺 网络的投资就打水漂了?眼下在各地做的TD推广工作也都白干了?至少我从没听哪个中国移动的有关人员说“TD是花钱做着玩的样子货”。
而以TD在全国布局缓慢为由,说中国移动要放弃TD,就更可笑了。别忘了3G还没有发牌,各 运营商都在跑马圈地,就算是被“TD夭折论”鼓吹者看好的 WCDMA和 CDMA2000,在中国各地的布局也是按部就班地一点点推进。如果想表达TD的推进不如WCDMA和CDMA2000,也需要更深入、确切的事实根据。
我不禁要问,一向标榜客观的路透社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我很难还原“TD夭折论”策划和炮制的过程,但是我写的是一篇评论而非通讯类的新闻报道,那就不妨学着“TD夭折论”的做法,也推测一番。
如果排除对产业认识不足的原因,采用空穴来风的手段,炮制如“TD夭折”这样有刺激性的负面报道,无外乎两个利益出发点: 一是“吸引眼球”,二是替有利害关系的群体打压竞争对手。
如今,在媒体商业化大潮的推动下,一些曾被主 流媒体不屑一顾、有失职业操守的手段,也多了起来。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就曾有某西方媒体玩了一回“戏法”,先是在比赛结果出来前,抢先发出“中国队失利”的报道,而后又迅速地从自己的网站上拿掉了这条消息。“TD夭折论”的诞生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而正如“TD夭折论”文中所说,许多全球性的手机及电信设备制造商并没有从TD产业中获得什么利益,“大合同多数都被中国行业巨头取得”。我们有理由相信,“TD夭折论”的炮制者,不仅有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更有盼望“TD夭折”的野心。首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