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给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式发放3G牌照。等待多年后,中国终于步入3G(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
中国移动拿到了TD-SCDMA(简称TD)技术制式的3G牌照,中国电信获发CDMA2000技术制式牌照,中国联通则得到WCDMA技术制式牌照。其中,TD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
工信部表示,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依照法定审批程序,对3家企业的财务资质、业务发展和实施、网络规划建设及互联互通等内容进行了严格审查,于1月6日批准3家企业的经营许可变更,增加了3G业务经营许可。
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启动3G牌照发放工作,并授权工信部做好发牌工作。3G发牌迅即进入最后流程,整个产业界都在翘首以待这历史性的一刻。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特别指出将对TD大力支持。据悉,目前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TD发展的政策,包括TD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完善纳入电子发展基金和集成电路专项资金支持范围,TD产品和应用纳入政府采购扶持范围,从事TD等移动通信软件开发的企业及相关软件产品可以享受《鼓励软件产品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政策优惠等。据悉,诺基亚等各大手机公司已在第一时间表示将大力支持中国3G的发展。
在获发3G牌照后,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均在第一时间发出声明,称将全力以赴做好3G建设和运营工作。然而,与运营商乐观情绪截然相反,A股与港股的3G概念股昨天普遍跳水,中国联通在香港的跌幅更是超过了10%。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利好出尽所致,市场担心3G概念炒作已经到头。
中国移动首次表示,在10城市TD试验网的基础上,已经在2008年末顺利完成了TD与2G网的核心网融合工程,可以实现现有的2G客户“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只要换一部双模手机就可以方便地使用3G服务,到2011年,TD网络将覆盖全国100%的地市。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TD用户数已达41.9万人。
同时,该公司昨天宣布正式推出全新3G品牌标识“G3”和3G专属的188号段。据悉,中国移动将调动多种优势资源促进TD的市场推广。其中,TD和现有的GSM网将在资费方面实行统一标准,业务套餐类别和费率也保持一致。众所关注的188号段也于昨天正式放号,其中广东和上海两地作为试点省市先行放号,并将在春节前扩大至已运营3G网络的8省10市。
虽然跟中国移动的大步快进无法比拟,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在第一时间表达了获牌的欣喜与快速建网的信心。
中国联通发言人昨天表示,对获得3G牌照“感到非常高兴”。有消息说,今年5月17日电信日前后,该公司将对3G正式放号。中国电信也表态称,将精心准备,适时推出3G业务。事实上,这家老牌电信巨头将在2月底在京实现3G覆盖。
但3G发牌消息未能刺激电信股或电信设备股上扬,相反却出现普跌。港股昨天大幅跳水,中国联通暴跌10.6%,中国移动跌5.48%,中国电信跌5.02%,中兴通讯跌8.51%。而在A股市场,3G概念板块个股也多数下跌。
3G直面三大使命
在全球注目中,中国3G牌照呱呱坠地,其面前有三大使命待解。
其一,能否有效拉动内需。3G话题已经说了多年,局中人变成辛苦的等待,但此时官方闪电般完成流程还是出乎意料。选择这个时间点,拉动内需无疑是作出决策的第一考虑。牌照一发,意味着中国整个电信市场的强大引擎发动,三张3G网络的建设,单2009年预计就将是2000亿元以上的投资。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对于日渐萧索的经济,其究竟能发挥多大功能还要拭目以待。
其二,能否有效调整过去的竞争失衡格局。在2G时代,“马太效应”无限放大,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即便电信重组后,这种现象仍在延续,过去几个月电信和联通的用户还在流失。但在3G时代,三家运营商可谓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能否形成有效的“三足鼎立”格局,还取决于各自的市场动作,取决于谁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其三,如何保障TD三分天下。TD承载着我国通信强国的历史使命,此前已有9个月的练兵了,但是它比另外两种3G标准推出得晚,在成熟度上还有差距,面临的挑战也最大。所以我们看到了在发牌的公告中,工信部特别指出将出台TD扶持措施,这也是产业界最关注的部分。但用户最终能否买账还取决于真实的3G体验,TD想要成功必须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
3G时代的“生活提醒”
把电脑电视放进口袋里
沸沸扬扬说了很多年的3G终于来了,它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3G最大的优势是传输速度大幅提升,是名副其实的移动宽带,能做到视频通话、手机高速上网、观看实时的移动电视、下载大容量电影等等。可以说,就是把很多以前只能在电脑里做的事儿搬到口袋里的手机上。
比如打电话,以前只能听听对方的声音,而3G后就能在手机里看到对方的音容笑貌;比如发短信,不再只是简单的文字,完全可以做到声情并茂,有更多的创意点缀和乐趣。另外,手机导航、手机支付、在线聊天、玩网络游戏等功能,都能在3G上得到尽情体现。当然,现有的2G网络将长期使用,消费者完全可以自愿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