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信息产业头件大事就是1月7日,3G牌照的发放了。TD-SCDMA、WCDMA、CDMA2000分别落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作为达到广域级的无线宽带网,3G天生是笔记本的最佳伴侣,能给笔记本装上一展千里的翅膀,如鲲化鹏,让随时随地、随心上网成为可能。事实上,在国外,3G早就和笔记本联姻,和电讯运营商捆绑销售笔记本+3G服务的营销方式也层出不穷。在国内,也有微星推出的内置3G模块的上网本Wind Notebook U120。但是,3G模块真能成为继无线网卡后又一个笔记本标配的部件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3G对于笔记本来说有什么样的价值。用不很科学的话来解释3G,就是使用移动通信技术、设备的无线宽带网络。虽然利用2G,笔记本也能上网,但是只能进行简单的网页浏览和信息处理,对于高流量的各种应用,如视频、音频、流媒体等处理,只有3G才能提供足够的带宽。
如今,软件/应用在线化已经是明显的趋势,而如果网络应用只能局限在某些固定地点,显然会给“应用无处不在”的理想带来阻碍。像是以Google为代表的各种在线办公、在线服务就无法压倒以微软为代表本地软件、本地应用服务。所以移动宽带势在必行。
但是3G并不是唯一能提供移动宽带的技术。至少,它眼下就有一个强劲的对手,那就是“无线城市”。
“无线城市”即“宽带无线城域网”,是使用高速宽带无线技术覆盖城市行政区域,向公众提供利用无线终端或无线技术获取信息的服务。建设“无线城市”的主要技术有Wi-Fi、WiMAX和3G等技术标准。如厦门的“无线城市”就是采用TD-SCDMA技术作为无线接入手段。但更多的“无线城市”采用的是Wi-Fi+WiMAX技术。如国内第一个“无线城市”上海市嘉定区,如在奥运期间对市民免费开放的北京“无线城市”和正在建设中的杭州、广州。
相比纯商业运行而且目前收费高昂的3G,“无线城市”看起来更有诱惑力。比如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线城市”提供的无线上网服务价格更低。在北京提供“无线城市”的中电华通目前有4种收费标准:20元1天无限上网、60元5天无限上网、80元无限包月和按时间收费的0.12元/分钟。南京无线宽带上网业务推广期的资费标准是0.05元/分钟。相比之下,3G的中的TD-SCDMA,中国移动的标准资费是0.01元/KB。
因为收费标准不同,难以直接对比,但从一般常识看,对于宽带应用而言,按时间收费肯定比按流量收费便宜。从封顶的费用对比,也能看出——中电华通是80元无限包月,而中国移动TD-SCDMA的封顶费是1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