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电总局网站18日公布的消息显示,央视网正在“积极推进‘国家网络电视台’筹备”。这个首次出现的称呼充满权威感,无疑会对现有的视频网站格局产生冲击。
不管你是否关注过这个消息,你都必须面对一个现实:中国网络电视,这个潜在的、巨大的市场即将被垄断了。
如果说,得出这样的结论有耸人听闻、甚至是杞人忧天的嫌疑,那说明,要么你不明白什么是网络电视台,要么你就是不在乎将来谁为你提供网上的视频节目。
网络电视台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能够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实现互动的视频平台。所谓“网络”,除了包括现在可见的电脑平台(PC)、电视平台(TV机顶盒)和手机平台(移动网络),还将包括在不久的将来一切可以作为显示终端的数字平台。
视频在网络中的发展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实现的,在经历了所谓的“BBS时代、读图时代、博客时代”后,网络已经进入到了“视频时代”。网友能够通过网络直接看到视频,且可以无限制地重复观看,这个优势无形中让更多的网友改变了看电视的习惯,而把注意力转向了网络,现在在网络上收看各类电视节目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与在网络上收看电视节目不同的是,网络电视台不仅仅是一个发布的平台,也是一个互动的平台,更是一部巨大的赚钱机器。现有的专业视频网站或拥有视频登载权的网站并不能称其为“网络电视台”,原因也很简单——网络具有互动性。网络电视台不单纯有视频发布的功能,更有与网友互动的功能,这是它的核心标志之一。
视频互动能有多大的作为?一言以蔽之,不可想象!市场太巨大了,现在传统电视台所有能够实现的商业模式在网络电视台上完全都能实现;现在传统电视台里不能实现,而互联网里能够实现的,在网络电视台里也都能实现。
更令人无法想象的是,如果给未来的这个巨大商业市场加一个定语——“国家”后,那么“国家网络电视台”能够赚多少银子呢?看看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差异就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了!
不错,如果按照政治宣传思维来考量,中国当然需要一个“国家网络电视台”。但是,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地理、地域概念的媒体,在哪里制作信息、在哪里发布信息已经不是衡量网络视频节目重要性的标准。设立所谓的“国家网络电视台”,本身就与网络精神相悖。
中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办网络电视台的技术条件了,最后需要解决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宣传规律的考量,另一个则是市场利益的分配。
依照中国现有的相关政策,网络电视台的牌照是很难申请的。必须承认,任何国家也都不会允许信息无限制地发布,更何况是视频信息,即便是一再标榜新闻自由的欧美各国,也没有放开对网络的管理,当然对网络电视台的管理也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上说,依靠国家新闻网站开办网络电视台是值得提倡的,也是能够得到社会各方认可的。但是,从国家新闻网络媒体的序列来看,中央级的媒体显然不止央视网一家,国家广电总局在确立由谁承担建设“国家网络电视台”的问题上是否有“偏向”的嫌疑呢?
再换个角度来看。没有人会否认,“谁有了‘国家’的名头谁就有了垄断资源的‘资本’。”在确定了中国商业网站不能承担宣传职责后,能不能将这个既有宣传责任又有巨大市场的“蛋糕”放开,让各省级以上的新闻网络媒体参与到竞争中来呢?同时,能否取消“国家级”的设立——这个人为垄断的形成条件,真正放开发展网络电视台的手脚和空间——真正实现“在政府有效的监管下,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而不是形成由央视网一家垄断的格局呢?
(黄水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