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要闻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08-06-01 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


对于中国电信而言,获得联通C网后的理想状况是,移动用户数瞬间达到9000万户,但前提是必须先遏制小灵通的大量流失。

提供省内甚至全国漫游

捆绑宽带、固话套餐

或许不久之后,中国电信的小灵通就可以实现全国漫游,或是换个手机、不用换号就转为中国电信的CDMA用户???当然,前提是中国电信尽快获得移动牌照。

来自中国电信的内部消息,电信正酝酿数套方案,以绑定小灵通用户。具体方案包括在获得CDMA网络后,鼓励小灵通用户不改号转C网;或是在获得移动牌照后升级网络,让小灵通用户也可以实现全国漫游,然后与CDMA用户一同过渡到3G.中国电信人士表示,目前方案还在不断完善中,毕竟重组刚刚启动,“在获得移动牌照前谈论小灵通转网细节,还为时过早。”

对小灵通不言放弃

“一旦获得了移动牌照,小灵通用户会发现他们和其他手机用户一样可以在全省甚至全国漫游。”当问及小灵通实现全国漫游是否存在技术障碍时,中国电信人士抬出了UT斯达康前总裁吴鹰的名言,“如果政策允许,我们可以在5分钟内实现小灵通的漫游服务,因为只需要调整软件参数。”

因为没有移动牌照,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按照规定,并没有提供小灵通跨区号之间的漫游服务,但小灵通漫游在技术规范里预留了这种可能性。

现在,如何尽量保留手中5000多万小灵通用户,争取在3G牌照发放后顺利转网为忠实的3G用户,是中国电信思考的重要课题。“虽然有技术上的困难,但是我们的思路很清楚,就是等到电信拿到移动牌照后,小灵通用户发现自己也可以全国漫游,和手机用户完全一样,然后和CDMA用户一起,逐渐升级过渡成为CDMA2000用户。”

而另一种路径,则是利用市场营销手段,实现小灵通用户在中国电信“势力范围”内的转网。中国电信一内部人士表示,可以通过小灵通换CDMA手机再赠送话费,小灵通转CDMA不改号(小灵通号码为8位,在前面统一加上133,成为11位移动号码),捆绑宽带、固话套餐等多种优惠条件实现客户层面转网,“作为小灵通客户而言,将来会拥有越来越好的用户体验。”

早前有消息称,中国电信将在2009年停止经营小灵通业务,但据该人士透露,在中国电信内部的高级别会议上,对小灵通的走向有非常明确的指示,“不放弃、不抛弃”。

小灵通用户跌破8000万

如果按照中国电信当下便获得CDMA网络的理想情况计算,其移动用户数将瞬间变为9000多万户(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电信有小灵通用户5081万户,中国联通有CDMA用户4310万户),成为不可小觑的移动新生力量;但事实上,对于中国电信来说,最揪心的莫过于获得牌照前夜,小灵通用户却加剧流失。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4月电信行业数据,无线市话用户降至7948.8万,比上年末净减505.7万户,意味着我国小灵通用户已经跌破8000万。???而小灵通曾有过一个亿用户的黄金时代。

来自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仅广东地区前三个月小灵通用户就锐减141.8万户,比移动市场新增的115.5万户要高出26万户。按照这种流失速度计算,广东余下的850万户将在两年内消失殆尽。

业内不止一位专家认为,小灵通是一种淘汰的技术,迟早要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骏德就表示,相信小灵通会被自然淘汰。

“中国电信最初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小灵通布局移动通信领域,为正式进军移动领域时存储潜在‘移动用户’,现在就快获得移动牌照,但小灵通用户流失太快。”有中国电信人士表示,为挽留小灵通用户,电信采用了相当多优惠措施,包括充值送机、与固定电话捆绑的系列优惠套餐等等。“但是手机单向收费后,小灵通已经丧失了它最大的价格优势。”

联手高通寻求解决方案

自去年起,中国电信便将目光聚焦到收购联通C网上。今年年初更与多家联通C网的业务支撑系统厂商进行高频度接触,征集各厂商对接联通C网系统的解决方案,并着手制定支撑C网运营所需硬件设备的采购计划。

最新消息则是,中国电信与高通公司高层进行了会晤,在经过两天洽谈后,签署了谅解备忘录。高通方面出席的是高通首席运营官兼高通公司CDMA技术集团总裁桑杰?贾。

据高通人士透露,高通与联通合作包括技术层面的研发和核心市场的推广。而桑杰?贾则称,高通与各大运营商之间都有接触,但其强调,接触只是技术层面的。“中国还没有启动3G,CDMA市场已有明显增长,如果中国3G正式启动,将对CDMA市场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目前,中国联通的终端定制公司联通华盛以及联通博路通信技术公司,都是联通与高通合作的重要平台,联通博路更是联通与高通的合资公司。也是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进行CDMA交割的重要资产。

即便以理想价格拿下CDMA网络,中国电信人士也没有避讳未来可能遇到几大难题:其一,CDMA网络目前用户规模不大,只有4000多万用户,年收入277亿元,利润仅为5.7亿元,仅保持微弱赢利水平,ARPU值只有58元。此外,中国电信还要承接CDMA网络的一些固有难题,比如终端种类还不丰富,产业链也远不如GSM那么庞大。

当然,光交割C网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长城证券分析师张新峰指出,首先,电信运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联通两网的后台支持系统的分离难度就非常大;其次,财务、人力资源、营业厅、基站和机房,如何实现合理的网络分割,都是现实问题。

但一旦完成设备、资产、人员分割,没有人可以看轻中国电信未来的潜能。出言谨慎的中国电信高层在谈及电信优势时,提到了两点???丰富的人才储备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事实上,庞大的固话基础,加之移动网络的力量,可想见未来中国电信将推出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移动固话融合业务。“电信重组中最大的赢家肯定属于中国电信。”国金证券陈运红认为,全业务牌照、C网收购使电信可在最短时间内拥有大量新业务,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缺少盈利模式的情况下,电信基于移动固话融合的宽带网络,足以使移动改变运营商发展互联网不赚钱的局面,“而多种新业务、新技术、新服务的引入均使电信有充分条件成为今年中国电信市场增量业务发展最快的公司。”

相关资讯
· 华为中国行2025·广西人工智能峰会 成功举办 (2025-11-12)
· 海能达护航第十五届全运会,以专业通信技术筑牢赛事安全屏障 (2025-11-12)
· 联通云亮相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AI+行业方案激活百业创新动能 (2025-11-11)
· 紫光天际全新启航,以“全栈智能”重构低空经济新生态 (2025-11-11)
· 绿算筑基:引领盐湖产业智能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2025-11-10)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