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包到四包
主持人:中国很多外包企业拿到的不是直接的,是三包、四包转过来的,只能分到一小块,这样也不利于成长,通过这个联盟的形式,咱们是不是可以直接的拿到一包,直接转给企,让企业充分的学习、吸收一个过程。
邱善勤:你说得非常对,这就是建立这个联盟最主要的目的,我们现在企业三包、四包这种去拉包这是大量的现实。
主持人:这个能占多大的比例?
邱善勤:我认为至少至少在50%以上,真正从零包开始的非常非常少,可能有一些,但是非常少,而这样的一些包也是海归带来的,需要有认知的过程。比如说现在全球最大的做咨询顾问的一个公司,他首先找的就是我们,你给我推荐企业,这个就是第一包,零包,包括德国的进来也是第一包。
主持人:中间零包到一包那个是谁在控制?
邱善勤:比如IBM、惠普,IBM拿到这个单子既有IBM本身的需求,也有它作为集成商来包,所以IBM、惠普这样的大公司来包,他再分出来以后,他有他的下家,要么在中国建立他的外包基地来做,这个外包基地他也做不过来,所以他又要下分,这就产生二包、三包,这些都是国际性大的公司,比如IBM为什么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服务的公司,就是它是最大的公司,但是我们还可以做很多,比如普华永道。实际上这个问题体现了知识产权的保护,现在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大量的接零包、第一包,这就带来了知识产权的隐患的问题,我们以前理解的知识产权就是我把你的代码保护好就好了,但是实际上知识产权还包括方法论、解决方案,比如说我这个某某公司跟IBM合作,我们形成了一套金融的解决方案,把这个东西给你做了,做完以后,你也有我的代码,也有我的方法,也有我方方面面的东西,这个企业就形成了一套解决方案,有了咨询服务的能力,他就拿着这个咨询服务的能力跟IBM同台竞争了,这个是我们的企业没有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产业界面临的新的问题,因为你的人力还不够的情况下,你就安于做编程,但是你做得多了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个会不断的形成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是最值钱的,如果一旦有一天和IBM、惠普同台竞争的情况的话,他就认为你侵犯了他的知识产权。所以我们产业,中国的服务业,外包业怎么发展,你得想清楚,你的定位要定好。为什么印度的公司,他发展了20年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印度的内包市场太小,所以大量的依靠是什么?依靠的是外包的单子,所以不敢做这个事情。所以你提到的问题,这是我们企业界和产业界都要深刻分析的问题,宁波零包、一包是表面的现象,深层的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是随着企业能力提升的过程当中面临出的新的问题。
主持人:那他肯定将来想跳出来自己做品牌,做利润更高的,就是一个矛盾。
邱善勤:所以我说为什么研究,这是需要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企业小的时候你不会关心这个问题,企业大了就会关心,网通也关心,海归也关心,海归还好一点,克莱特那个公司,就是我不做你集团的,我也不打我的品牌,我就做外包服务,所以人家就不会防你,我不会制约你,这个就是策略问题,今天也讨论不清楚,必须让产业界和政府认认真真研究的问题,我们到底怎么发展?怎么定位?
主持人:台湾的华硕的品牌从代工到现在。
邱善勤:华硕和明基也是一对矛盾,为什么?按理说明基和华硕都比这个做得快,就是它有专门,专注于做一件东西,所以任何一个公司都会放心地找它,就是不要宣传,宣传了它,就意味着它的上一层就会把它压制住,你想干什么?你想形成自己的品牌,对不起,我就要撤走,这是一个矛盾,这是产业界的定位的问题,和政府,你发展这个产业你到底怎么想的,你得思考清楚,在任何一个方面都能挣钱,但是你到底要怎么去挣钱,到底怎么去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日本市场迫切想外包软件给中国
主持人:现在哪些区域已经做得相对比较成熟,哪些区域还有相当大的潜力。
邱善勤: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怎么样巩固这个市场。日本的市场相对比较保守,拿出来的东西都是很零碎的东西,或者说相对是成系统的东西,系统当中是把下面的那一块给你,上一块系统分析这一块没有给你,而这一块日本是不想干的事情,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不想干的事情,他们需要拿出来,而这个也是日本的产业界愿意跟中国的产业界合作的地方,对日这一块我认为巩固他还要进一步挖掘他,这个市场我觉得非常大。
还有一个市场欧洲市场,欧洲市场是需要开发的市场,爱尔兰这个地方太小,美国市场,现在我们一旦说要接美国市场的话,直接最大的冲突就是跟印度的公司,这个就是要利用我们整体的品牌,多大?7万人,我们最大的才7千人,不足以竞争。所以我们要塑造这个品牌,打造这个品牌,为什么?就是要以整个产业联盟去对抗一个公司。
主持人:日本市场还是有一定的空间。
邱善勤:很大的空间,尽管我们现在占住了70%到85%这个份额,但是他们市场很大,还没有释放出来,但是又迫切想释放出来,所以这就对我们有很高的要求,这个不是问题,对日外包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下半年组织一个专门的对日外包的宣讲会,这个宣讲会的目的就是要进入高端市场,这也是一个“洗脑”的过程,因为日本还是相对保守的,美国的成功模式对他们是一个促进,他们也在想怎么才能把他们的包分出来,对日的市场应该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要必须进一步保持在这个市场的优势,努力的拓展。
主持人:将来3D比例的话会是怎么分配呢?在比较合理的情况下?
邱善勤:我觉得中国在3到5年吧!对日的市场还会稳步的增长,对美的市场增长的速度会非常快,这就取决于我们的环境,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这一方面,能不能让美国的市场像微软这些第一包的企业相信我们,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是我认为增长得非常快,总量会超过对日。欧洲的市场也会有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但是它应该是一个自己跟自己比是比较快速的发展,但是跟对日和对美来说,份额要相对比较小。
主持人:基数比较小。
邱善勤:对我们的认知,欧洲的市场本身相对就比较保守,市场本身的容量相对美国和日本来说要小。所以分配到中国来的,应该说在三个大的市场当中,我认为它是最小的一块。还有一个市场是对台的,台湾的市场、韩国的市场,也是不可小视,因为韩国的经济总量也是比较大的,信息产业发展也比较大。台湾到福建去跟他们谈,福建发挥海峡优势,怎么样吸引更多的第三次转移,第二次转移是到江苏一带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