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邮信科“舍身”推数据卡
不过,重邮信科似乎正努力弥补这一遗憾。6月2日,重邮信科正式宣布推出国内首款获得入网许可证的TD-HSDPA数据卡。重邮信科董事长聂能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我们是5月27日拿到入网许可证的。原来产业内只知道凯明做出了HSDPA,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做。”
据悉,重邮的TD-HSDPA产品目前的峰值可以达到1.1Mbps,“到今年下半年,2.8Mbps的产品可以出来”。据聂能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重邮就一直在对HSDPA产品进行互操作、射频、用户识别卡等多方面的测试。“这半年我们花了很大的功夫。”聂能表示,“无线网络的产品,必须在外场抓问题,再分析、再完善,不断改进,才能真正成熟。”
不过,重邮信科还是希望通过《中国电子报》重申其不做下游终端产品的决心。“重邮信科的定位是芯片企业,本不应该推出下游产品,这次是个例外,我们也一再告诉下游厂家我们推终端产品是‘只此一次’。”聂能表示。据他解释,此次推出数据卡终端产品有两层原因:第一,面对奥运会这一时间节点,再不推HSDPA终端可能就意味着不能让用户在奥运会上享受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先进性;第二,为了证明重邮信科的方案是可以商用的。“以前业界总怀疑我们学校只能搞科研,做出来的东西不能商用。”他说。
数据卡问题不大手机还有距离
目前已经有重邮信科和新邮通的两款TD-HSDPA数据卡获得入网证,但用的都是重邮的方案。其他芯片企业虽已有相关产品推出,但是否能真正商用还有待考验。
大唐和联发科在今年2月的世界通信大会上正式推出了支持TD-HSDPA并兼容EDGE、最大下行速率可达2.8Mbps的芯片平台Laguna。在前不久举行的北京科博会上,双方展示了多款基于这一平台的手机,并在由大唐发出的新闻稿中,以“企业相关人员同时表示,TD-HSDPA及TD-MBMS业务均可在奥运会前实现商用”的提法向业界表明这款产品的商用化进程。记者获悉,在本次中国移动的招标中,大唐的数据卡也将参与招标。
“数据卡既不需要做损电,又无需应用软件,此外即便数据业务使用中不稳定,用户也不会有太明显的感受。”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他认为,此次招标要求6月底出结果,企业一般有一个多月的备货时间,大概8月开始供货,这段时间内准备HSDPA数据卡还来得及。
“我们目前的HSDPA芯片是1.8Mbps速率的,在奥运会期间能推出商用的数据卡产品。”展讯新闻发言人周伟芳也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客观讲,支持HSDPA的手机还需要晚一步出来,主要是双模的问题,因为重邮前期没有GSM的IP。不过我们正在和人洽谈,一旦融资成功,取得GSM IP,只需3-6个月时间,就可以有手机产品推出。”聂能表示。普遍认为,HSDPA的终端会在半年后推出。
企业:两类企业步调不一
已经有很多手机企业加入到TD-SCDMA阵营,但也有企业对TD前景持谨慎态度。
企业策略各异
TD产业链中呈现出一大批企业,他们对TD全身心投入。海信通信负责TD业务的殷述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对TD的投入甚至可以用‘豪赌’来形容。海信是终端企业中对TD投入较大、信心较大的企业,至少我们自己的定位是这样的,我们尽全力去做TD。”据介绍,海信日前已经建成一条独立的TD手机生产线,规划了50万部的年产能。“海信这次投标的T66是一款功能手机,早在今年2月就获得了入网许可,我们下一步会推出支持双网双待的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各一款,支持HSDPA的数据卡也会在本月或下月推出。这样我们今年共计有6款TD终端推出,覆盖从普通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到数据卡的全系列产品。”他说。
但同时,也有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国际手机品牌中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依然“按兵不动”,没有TD产品推出;而目前销售情况比较好的市场型国产手机品牌,如天语、金立、长虹等,也尚未推出TD产品。推出天语品牌的天宇朗通董事长荣秀丽前不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目前还看不清TD手机的走势,还会继续观察一段时间。
摩托罗拉唐之杰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摩托罗拉首款TD产品将于7月面市,但现在还不好透露摩托罗拉是否会参与这次10万部终端的招标。
LTE对TD终端或有影响
另外,产业界也因为中国移动力推TD-LTE而对TD终端商用前景的预期有所保留。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国移动计划2010年推TD-LTE,这意味着这两年不会对TD-SCDMA有较大投入,果真这样,业界对TD终端的市场前景的评估会有差异。”
同时,他还提到尽管目前有多款TD终端涌现,但无论是网络的优化还是终端容错能力的提升等,都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测试后才能进一步完善,“如果产业界花很多精力用于LTE的研究,就有可能影响TD-SCDMA的进一步完善”,并呼吁TD手机产业要将精力花在进一步完善TD-SCDMA终端产品上。
当然,也有专家对因LTE而减少对TD的信心提出了疑义,认为中国花了比预期要多得多的时间,TD-SCDMA才日渐成熟到今天的水平,LTE也将经历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其名字“长期演进”一样。所以产业界没有必要因担心TD会被LTE取代而失去信心,相反,应该更加努力,致力于TD-SCDMA业务的完善,让TD的基础更坚实。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