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09-11-11 |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信用应该是一种制度而这种制度的最高形态是国家级的。淘宝网现在传递的是一种制度建设的尝试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互联网信用制度的完善必须有赖于全社会和国家政府的重视和参与。"对于近年来网络诚信体系的发展长期从事信用制度建设研究的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章政如此表示。
在国内普通商家对信用评价和商家信用的重视从没有达到像今天的淘宝卖家这样的程度。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诚信,透明的特征不仅改变了普通网上卖家的经营方式也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商业文明和诚信环境。
在很多专家看来这种自下而上的信用努力已经获得了超预期的成果面对炒作信用等社会大环境带来的问题国家从标准和法律上的切入正成为巩固和深化这种成果的关键。
网络信用探索催生千亿市场
中国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从上世纪90年底末开始受到重视。几乎同时电子商务也开始在中国萌芽。从1999年开始易趣,当当,卓越等国内几大购物网站先后上线但信用体系的缺失很快就显示了电子商务的负面影响。
由于买卖双方互不信任中国的网络购物市场并没有"触网就灵"。1999年~2003年整个中国网购市场的年规模仅10亿元。
"观察淘宝之前和淘宝之后中国网购市场的不同发展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信用体系对电子商务等新经济的推动作用。"2003年阿里巴巴创办淘宝之后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信用问题。支付宝的担保交易在淘宝上率先得到应用通过支付宝的居中担保淘宝平台上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首次得到解决。以历史交易数据和交易双方的评价为基础淘宝的信用评价体系成为平台上商家和用户达成交易的重要参考。
2008年淘宝网交易规模达999.6亿元这个数字是5年前整个中国网购市场的近100倍。淘宝一个平台占当年国内网购市场总量的比例超过80%.2009年上半年淘宝的交易额达809亿元接近2008年全年水平平台用户数达到1.45亿。
"淘宝信用"的借鉴意义
在淘宝商家对哪怕一个中评都给予极大的重视因为信用已经成为经营的根本。在很多专家眼里这种现象的意义早已超出了淘宝的范围淘宝网建立起来的信用制度及其体系甚至可以延伸到社会更多的领域。
诚信问题处理起来是很有难度的。对外经贸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陈进表示诚信体系的建设会涉及到很多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的诚信状况跟发达国家相比一大区别是连锁,联动效应比较差。我们对失信的规范很少大家就慢慢习惯了不诚信。"
陈进认为淘宝的成功在于它把自身诚信建设的努力从社会大环境中隔离开了并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加强控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讲究诚信的小环境。
从2003年开始淘宝网在国内最先倡导"以买卖双方互评为基础的诚信机制"。淘宝会员在交易成功后可以对交易对象进行一次信用评价。当卖家和买家相互打分时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商家和消费者而是同时成为网络诚信体系的建设者和生产者。6年时间里这已经成为网购市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随着中国网络购物的爆发性增长淘宝的信用评价体系也在不断改进。今年淘宝实行累计评价与满意度打分相结合满意度打分项目分为卖家商品描述与实物是否相符,卖家服务,物流公司服务等。9月24日淘宝网对卖家评价体系全面升级将淘宝网所有店铺违规,产生纠纷的退款及受到的处罚完全公布在评价页面。这成为除评价以外买家对卖家诚信度判断的又一标准。
信用激战
"我在思考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这个小的环境和大社会已经能够很好地独立运作但在这个小环境内部也会有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产生从而使小环境需要不断改进。另外这个环境可能也会受外界的攻击因为你独立开了如果做得太好可能会带来社会的矛盾和攻击。"陈进表示。
陈进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随着信用评价的重要程度日益提高少数人的信用炒作成为网络零售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由于在网购平台上信用排名高的网店商家往往能得到消费者更多的青睐因此在网上出现了一批专门靠网店炒作信用为生的公司和个人并由此衍生出一条黑色产业链。已经"洗手上岸"的"网丫网"就曾被称为"炒信的带头大哥"。它的创始人杜朋运透露最疯狂的时候以淘宝信誉炒作为主业的利益团队有大大小小近500家规模50人以上的就有近10家。
炒信市场的空前发达最终势必威胁到淘宝所建立的诚信市场。"信用炒作是我国网络零售业诞生以来第一次全行业同时面对的,伤及行业根本的敌人。"淘宝方面相关负责人认为炒作信用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炒作出的"虚假信用"蒙蔽了消费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对其他诚信卖家构成了不正当竞争长此以往将对整个市场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2009年6月24日淘宝正式推出监控网店炒作信用的2代"安全稽查监控系统"并在业内首推"诚信自查系统"不断加大打击炒信的力度。在这场全面斗争中第一阶段结束时有11个炒作团伙在账户被冻结后主动自首有6984位卖家自觉删除了问题记录截至2009年7月21日上午11时共有9777家店铺因重度虚假交易而被查封。
在物欲和利益诱惑下这一畸形产业的从业者并没有彻底退出仅仅是做得更加隐蔽。记者在搜索引擎上随意搜索"炒作信用","炒信","刷信用"等词随即出现"51刷信誉","淘宝赢销网","刷吧123"等大量炒作信用的网站信息。而在贴吧与网购有关的论坛里面也有着大量的炒作信用网站的广告。记者粗略统计竟有60~70多家之多这些网站均明目张胆地标明能帮助网店刷信用有的甚至用诚信来标榜自己网站炒作信用的专业性。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些处于黑色产业链源头的炒信网站竟然绝大部分都通过了当地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ICP备案。
淘宝再次出手扼杀。11月9日淘宝网公告称将网络打黑风暴刮到外部炒信网站力图从源头上扼杀炒信这条黑色产业链。因为"如果放任炒信现象继续下去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互信和价值观必然会受到沉重打击。"
惩治炒信期待法律保护
对于淘宝在信用建设上的努力以及惩治炒作信用的行为中国电子商务法律网总裁,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是公开表示支持的专家之一他说:"淘宝及阿里巴巴为我国的诚信体系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非常难得。这种经验应逐步上升到法制化的层面甚至为整个市场经济信用体系所借鉴;还有由于涉及失信惩戒的问题如没有法律层面的支持企业的信用制度再往前走会比较困难。"
淘宝在公告中表示"在现代社会中信用已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信用乃是每个人应当具有的基本理念。但炒作信用这种行为严重挑战了人们传统道德底线如果放任下去人们会对整个产业和这个社会产生失望和悲观情绪。从这个角度来说打击信用炒作不仅是淘宝网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要求。"
淘宝还呼吁1.45亿会员也动员起来参与到打击炒作信用中来同时淘宝也"呼吁国家加快立法尽快弥补相关的法律空隙"。确实在淘宝平台之外对涉及信用炒作的黑色产业链的打击开始面临现实的法律法规缺失问题。
"没有什么法律法规说这类的网站是违法的公安局没有依据关掉我们。而淘宝的信用体系只是一个内部的规定不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淘宝就算是想关我们也难。"某炒信网站客服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章政认为一个完善的信用制度应该有三个切入点:第一个层面是产品切入它的主体是企业;第二个层面是标准切入这个工作由国家标准委来做;第三个层面也是最高的层面就是法律切入立法切入。淘宝目前完成了第一个层面。
章政认为"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建设中国的信用体系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政法大学张樊表示"炒作信用的网店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欺诈行为所得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话会构成刑法上的诈骗罪专门从事信用炒作的公司或个人要承担帮助侵权的连带责任同样因为所获金额巨大,情节严重会构成刑事诈骗。"这是当前法律法规中适用于电子商务这一新形势的原则性条款。
上海中汇律师事务所律师游云庭认为此类网站因为涉嫌的信用炒作实质是欺诈消费者因此工商局旗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可以对其进行查处目前可能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还没有意识到此类网站的危害性但一旦发生影响力较大的信用炒作网站卷款潜逃事件其余网站可能都会被当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查处。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