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这一规定一旦出台、实施,有望使得一直处于法律边缘地带的群发垃圾短信再也不会“无法”管了,但新规到底有多大的约束力,公众仍心存疑虑。
群发公司赚钱如数钱
“别墅无价,濒临灭绝!蜀山一号商务别墅价值连城……”“九龙珠儿童城26日耀世开盘……”去年年底,合肥的手机用户不堪垃圾短信折磨,一天要收到几条甚至几十条垃圾短信。这些垃圾短信是由群发公司工作人员发出。
直接肇事者群发公司“吸金”有术。记者调查得知,一张手机卡每小时可发600条短信,一个垃圾短信公司的设备可以同时插300张手机卡,满负荷运转时,每小时可发垃圾短信180000条。若按每条发送成本3分钱,收费3.8分钱计算,群发公司一个小时可赚1440元。
组建短信群发公司,门槛非常低。市面上充斥着“短信猫”之类的短信群发器,花百把元就能买一个。有了短信群发器,再花钱购买门类齐全的全国各地手机用户信息,短信群发公司就能向企业揽活发短信挣钱了。
“与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比较,短信营销投入少、效果好! ”合肥一家房地产企业工作人员直言不讳。 “价廉物美”吸引众多房地产企业加入,成为短信群发公司的主要客户。越发越多的售楼短信,让房地产企业节约了销售成本,却让“垃圾短信”如同苍蝇“嗡嗡叫”,让手机用户无奈又烦燥。
当你收到垃圾短信向电信运营商讨说法,电信运营商必定会做出无奈的表情:“我们没有办法及时屏蔽,只能按程序向相关部门举报。 ”无奈表情之下是偷着乐。甭管发什么信息,运营商都要收钱,发的越多,赚的越多。与手机黄色网站背后有运营商若隐若现一样,在垃圾短信的利益链中,一些运营商也很难逃脱干系。
监管部门心有余力不足
来自电子工业和信息化部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自2008年4月28日成立以来,截至2009年12月,12321举报受理中心共收到垃圾短信息举报1172268件次。其中发送量最大、最“垃圾”的方式就是一些群发公司通过无记名手机卡群发垃圾短信。
垃圾短信侵犯了手机用户什么权利呢?安徽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吕斌说,这些短信未经接收者同意,即向用户发布,在民事方面,涉嫌侵犯手机用户隐私、休息和选择等多种权利。面对满天飞的垃圾短信,监管部门却无法保护手机用户权益,表现出的是无奈。省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手机短信主要由工信部门负责,只有涉及商品交易欺诈时工商部门才会介入。 ”省通信管理局有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利用手机群发垃圾短信,我们目前也是缺乏有效的制止办法。 ”
老话儿说得好,“是医不治癣,治癣白丢脸”。就像是长在手机用户身上顽固的癣疾一样,除之不尽的垃圾短信也让监管部门伤透了脑筋。于是,有关部门2009年祭出了一个一刀切的法宝“限发令”,要求运营商限制用户每天发送的短信数量,试图将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推给他人。但“限发令”太低估了垃圾短信群发者的智商。对于那些传播垃圾短信的人而言,只要多买几张手机卡,就可以轻松绕过“限发令”堵截。更令人担忧的是,“限发令”使得垃圾短信监管权力掌握在电信运营商的手上。在垃圾短信业务中,最大的获利者正是运营商自己。由运营商来治理垃圾短信,更像是一种行业自律行为。在利益面前,让运营商自律简直是“与虎谋皮”,不能令人放心。
用户盼新规能扫清“垃圾”
工业和信息化部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红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说,垃圾短信是广大手机用户深恶痛绝的公害。对待垃圾短信犹如对待过街老鼠,要形成人人喊打的局面。虽然我国成立了反垃圾短信联盟,对外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短信息自律公约》、《中国互联网协会短信息服务规范》和《用户发送短信息指南》,但它们对于短信群发公司的约束力不足。
省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也坦承,“垃圾短信之事比预料的复杂多了”。而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对电信运营商的过分厚爱与相信是导致垃圾短信泛滥与手机“涉黄”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三大电信运营商是国有企业,国家期待它们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能够自觉自律。这虽然充分考虑了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的因素,但忽视了它们作为企业若没有约束就会片面追求利润的本性。 ”
我国的通信管理正在转型,由以前的“自律”改变为今后的“它律”。 《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在制定中,它将使得国家公权力介入通信管理中,改变以前过分相信电信运营商及行业自律的做法。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相信权威法律法规的出台,将使一些处于法律边缘的灰色行为再无藏身之处。李红说,垃圾短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不法分子尤其是群发公司受利益驱使,而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制止这一行为。
酝酿多年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有望在2010年底前出台,为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提供法律依据。电话实名制是国际通用做法。比如韩国法律规定,如收到垃圾短信或有害短信,发送者最高可被罚3000万韩元,约合2.54万美元。美国实施“全国别打我电话的登记”制度来对付公害电话。美国政府建立一个专门网站,任何人都可免费登记座机与手机号码。登记号码之后,任何推销电话、垃圾电话都不准打给你。若登记以后,假如你收到了一个垃圾电话,你可以投诉,政府对违规发送垃圾电话者的处罚最高是1万美金,这钱归你,因为你是受害者。
若政府强力推行实名制,它将有效遏制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证信息登记购买手机卡群发垃圾短信的行为。而不久前发生的在广东宣判全国首例侵犯公民信息犯罪案,使得出卖个人信息行为受到刑法处罚。 1月3日,被告人周建平因向骗子非法出售个人信息资料被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成为国内被法院以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新罪名追究刑事责任第一人。安徽金亚律师事务所主任王亚林认为,在垃圾短信的利益链中,如果通信运营商、国家机关等工作人员将个人信息泄露,不法者通过买卖将个人信息泄露给垃圾短信发送者,情节严重的,都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