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08-06-22 |
信息来源:中国电子报 |
企业时刻面对着市场和成本的压力,他们对市场需求的变化非常敏锐,对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市场应用更具动力。通过TD-SCDMA产业联盟的组织协调,相关企业明确利益和责任,围绕着自主知识产权进行创新,直接推动了系统、终端、芯片、天线、测试、仪表、软件等产业链各个环节不断走向成熟。 在国家开发资金的安排上,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改变了研发资金的投入方式,根据企业的开发能力而决定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根据自己在开发过程中的不同需要委托研究机构进行专项研究,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通过这些措施,企业的积极性得到调动,研发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TD-SCDMA产业通过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协同配合和创新资源的整合,有力地推动了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的形成。可以说,这也是一次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创新体系的改革实践。 五、TD-SCDMA产业的成功实践,是原信息产业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坚持不懈大力支持的结果。 TD-SCDMA作为一种系统性的3G标准,占领市场就意味着巨大的收益,但在占领市场之前,只是人力、财力的投入,风险大,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才可能发挥企业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从1999年到2002年,TD-SCDMA标准处于初创期,技术研发、产业化的风险很大。没有对TD-SCDMA进行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也非常有限。一是因为当时的技术选择还具有多样性,二是因为如果TD-SCDMA万一失败了,没有人愿意和敢于承担责任。 信息产业部从大唐电信集团提出TD-SCDMA标准开始,就对TD-SCDMA进行了公开的支持。我们认为,在当时国内提出的多种技术标准中,只有TD-SCDMA标准是作为系统性标准提出的,并且它体现了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融合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我们必须在事关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有所作为,把握发展方向,坚定企业信心,推动产业做大做强。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资源配置权,我们面临着重重压力、种种误解,工作起来困难很大,风险也很大。我们的工作人员只能是将自己的成败得失置之度外,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一方面为TD-SCDMA的发展鼓与呼,另一方面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加快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 2002年信息产业部给TD-SCDMA划拨了155MHz非对称频率,向产业界发出了政府支持的明确信号;2004年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三部委设立TD-SCDMA产业化专项,投资7.08亿元支持TD-SCDMA的产业化;从2004年到2005年,信息产业部开展了“TD-SCDMA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技术试验;2006年,启动了北京、上海、青岛、保定、厦门等城市的TD-SCDMA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这些测试和试验为TD-SCDMA走向商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2007年开始,各有关部门共同组织移动运营商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北京、上海、青岛、保定、厦门、深圳、广州、秦皇岛、天津、沈阳等10个城市进行更大范围和规模的网络技术应用试验,争取能够为今年北京奥运会提供基于TD-SCDMA标准的3G服务。 政府有关部门对TD-SCDMA产业坚持不懈的支持,体现了我们国家支持自主创新的决心,极大地增强了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信心。 TD-SCDMA产业是十年的发展,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十年,是我们充满激情和豪情为建立新时期创新体系努力探索、不断实践的十年。在这里,我们要向所有为TD-SCDMA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我相信,TD-SCDMA产业将不会忘记他们,历史将不会忘记他们。 【1】 【2】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