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日前指出,中国3G市场的独特性对全球3G市场的真正启动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全球3G市场的核心动力在中国,全球3G看中国,中国3G看TD,TD-SCDMA市场前景无限。
杨骅是在TD-SCDMA产业联盟编写的《TD-SCDMA产业十年发展历程》一书中说这段话的。杨骅说,进入08年以来,TD的产业化工作又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商用化系统设备已逐渐成熟;芯片及终端实现群体突破,并已达商用化水平;规模网络试验获得预期效果;预商用与社会化业务测试已全面展开。TD-产业化不断走向成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逐步确立了我国在全球3G市场的重要战略地位。
杨骅透露,TD-SCDMA终端产品目前已经基本成熟,可以稳定提供话音、可视电话、网页浏览、视频点播、手机电视等3G典型业务;待机时间已达80小时~100小时,性能也在大规模网络试验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稳定性和省电能力方面都已经接近商用终端水平;已向社会提供基于R4版本的TD/G双模手机及HSDPA(基于分组的数据服务)数据终端。目前,各终端企业开发出的TD-SCDMA终端已达上百款,截止到2008年6月中,取得入网资质的终端达40款,终端业务多样化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
终端基带芯片已满足商用要求,待机和工作电流等参数全面达标;已实现双模自动切换、HSDPA和MBMS等主要功能,可稳定承载CS64Kbps、PS128Kbps、PS384Kbps、HSDPA等各级速率的高速数据业务;已有4家芯片企业可提供商用产品;国产射频芯片产品获得群体突破,已有3家企业开发出宽频带终端射频芯片,并可支持HSDPA功能。
测试仪表环节已形成多厂商供货局面,可提供研发测试型和生产型仪表,为终端测试和大规模量产提供强有力支撑;TD-HSDPA和TD-MBMS的升级与持续演进将得到持续支持;TTCN一致性测试脚本开发与仪表研发正在顺利进行中。RAN系统设备已经稳定量产,各项性能全面达标;多家系统设备企业为十城市试验网全面提供RAN系统设备;系列化的BBU和RRU,以及紧凑型基站等新设备和新产品也已进入工程部署阶段。
天线企业在原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系列,已可提供系列化智能天线产品,天馈系统的改进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天线小型化、双层天线、小间距天线、双极化天线、低风阻的镂空天线以及电调天线均获得可喜进展。干放和直放站产品已形成系列化多厂家供货局面;一批无线覆盖设备企业可提供系列化系统配套设备与解决方案;可提供完善的TD-SCDMA综合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可与其他系统共用并已应用于规模网络试验;网络规划和优化产品的研发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应用于规模网络试验。
杨骅认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TD-SCDMA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中心。中国移动通信制造业在TD-SCDMA领域实现了群体突破和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移动通信业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能力等方面具备了国际化的竞争能力。
杨骅称,TD-SCDMA产业发展和市场应用最终取决于用户的实际需求,中国同欧洲等发达国家国情不同,主要体现在固定电话普及率、计算机普及率、上网条件、文化背景、习惯、运营商董事会构成、运营商3G网络覆盖和建设等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的3G时代不可跨越,中国3G市场的独特性对全球3G市场的真正启动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3G在中国部署以及应用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大规模应用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势必影响到全世界。
杨骅指出,目前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并期待着中国3G市场的启动,中国3G将成为产业界重新洗牌的契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具有强劲的产业和市场推动力,全球3G市场的核心动力在中国,3G在全球市场上有非常好的前景,3G的市场要靠中国首先爆发性增长,然后来推动全球3G市场的发展。实TD-SCDMA终端非常有幸赶上了奥运会的宝贵时机,在市场启动阶段就有了很好的应用市场,为未来更大规模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全球3G看中国,中国3G看TD,TD-SCDMA市场前景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