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陕西省政府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建立全面部省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陕西省代省长赵正永出席签字仪式并致词。李毅中提出,要加快关中地区三网融合及3G业务发展,推进宽带网络建设,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信部副部长苗圩、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李毅中表示,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支持、促进关中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协议包含五大合作重点内容。
一是共同推进关中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包括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加快重点行业改造提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专业化生产,提高协作配套能力和推进节能减排与安全生产。
二是支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和有序转移。工信部将支持陕西省创建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依托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大力促进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软件服务、工业设计等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信部将积极推进关中地区3G和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构建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促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拓展政府和行业信息化应用范围,促进3G和宽带在电子政务、医疗卫生、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领域的推广普及。支持关中地区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和提升,设立陕西省“两化”融合专项资金,加快建成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支持关中地区依托重点园区和重点行业,积极开展物流信息化平台及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建设。加强信息安全和网络管理工作,开展政府部门互联网安全接入工作以及建设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四是推动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工信部积极支持关中地区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壮大军民结合产业,促进军地经济融合,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路子。
五是建立部省交流合作机制。建立部省工作交流制度,联合制定和发布《关中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支持陕西省引进和培养产业人才,加大干部培训支持力度。
李毅中强调,金融危机后,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谁在科技和新兴产业方面率先取得突破,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所以,要大力支持发展信息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赵正永感谢工信部对陕西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并表示,通过这次的战略合作,关中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一定能够对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