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主场,理所当然亦是中国承诺服务奥运的3G??TD的主场。对许多人来说,鸟巢是看得见而TD是看不见的,但是,TD注定将与我们每个人发生更紧密的联系,不仅仅因为奥运。因此,当各种议论和流言袭来,我们好奇,究竟TD在北京的那些高楼顶层、环路边上发生了什么?
2008年北京的初夏反常地持续阴雨潮闷,尽管没有太强烈的日晒,55岁的朱丽复每天仍不忘记背上一个小水壶再出去。作为北京移动TD小组中的网优成员,她和同事们要负责为几千个TD基站落实合适的站址。在今天的环境下,谁都知道这是个相当考验人的活儿,经常出现特殊问题和状况,朱丽复早已习以为常。但当有一天她去园林单位谈一个站址,在外面整整站了2个半小时几乎虚脱都没人搭理之后,朱丽复明白了,自己能否完成任务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带上一个小水壶,以便能坚持站到对方有空为止。
13年前,朱丽复就在这个行业从事模拟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1999年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拆分出来后,数字移动通信的建设飞速发展,到今天北京移动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城域网,可以让数万人同时打手机,国际漫游四通八达,满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通信需求应该不成问题。
然而,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仍然来到了朱丽复和她所在的公司面前。根据我国政府的承诺,这届奥运会一定会提供3G服务。这个3G,就是位列国际标准之一的TD-SCDMA,作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移动通信合作伙伴,中国移动集团总部给北京移动下了死命令。
国家级的使命、极其有限的时间和无穷的难题,从去年3月份开始,朱丽复和小组成员们就开始了通宵达旦的忙碌生活。
一年完成13年的任务
网优部综合部副经理张伟是去年11月半路加入朱丽复他们的,第一天就干到了凌晨4点,让他印象很深。从此以后每天都成了这样,“睡觉变成很奢侈的事。”
从去年3月一期设备集采完成后,负责网络整体建设的北京移动TD小组迅速成立起来。但是,要实现奥运通信要求的性能指标,一年多的时间里,TD网络必须达到有13年历史的GSM的规模。
要把13年的成果压缩到1年多来完成,必须不惜代价挤时间赶进度。比如谈站址,一般一个过去要谈3个月的站址,现在只有3天;基站建设也只给3天,以前至少要15天;基站建完了,连光纤、导换数据,就给1天,但是为了减少干扰在网用户,这些工作都在晚上12点以后开始,只有5个人的传输小组往往要轮流通宵。
“在工作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过程,但是建设TD这件事不允许有过程。”朱丽复感叹。特别是在奥运前的北京,想动土木会遇到许多难以预计的困难。
首都机场T3航站楼停机坪覆盖工程,从去年开始争取相关手续,拿到许可证时已经是今年6月27日,且在7月3日必须完工,全部人员撤走。平常要15天才能立好一个天线杆,这回要在一个星期内立出四根。进了戒备森严的机场,这支施工队伍完全变成“孤岛”??无法利用机场内资源,也不能随便调进外面的资源。本来是前期协调人的朱丽复,只好跟着施工队,随时协调各种问题。有一次凌晨2点,正在竖杆的大吊车突然没油了,停在加油车通道,如果不解决的话,将影响到白天机场运行,但机场内的油不能加,外面的油不能进,朱丽复只好步行半小时从另一头调了一部大吊车来,来了之后油又抽不出来,最后是一个工人想了办法把油弄了出来,好不容易停工的吊车开走了,这时候已经是早晨5点多。谁都没休息,又继续建基站,终于按时开通了GSM/TD基站。开通那天,全公司人都特别兴奋,总经理何宁一早想打电话祝贺刚从前线撤下的人,想了半天,没忍心打。
随着奥运临近,TD建设也进入冲刺阶段,设备供应商中兴通讯早就集结了500多人的强大技术支持队伍,分成6个小组,深度参与到网络规划、优化、建设等各个环节,各主要负责人一年多从没休息过。“这支队伍是全国TD项目中规模最大的,”中兴通讯移动市场总监陈芙说,“我们理解到北京TD建设的特殊性,并且有信心做好。”北京移动透露,当前TD网络规模已经能够实现对奥运会的承诺,但为了“尽全力给用户最好的体验”,全公司仍都处在最紧张的冲刺状态,每天相关的会议从早上9点排到晚上9点,各项任务逐一落实,朱丽复的嗓子也日渐嘶哑。
在满负荷赶进度的时候,又经常传来其他兄弟城市TD网完工的信息,无形中又加大了压力,但北京移动的整体行进并没出现异样,也没有人抱怨或退缩。T3工程组成员们说,用户想一下飞机就能找到信号,我们有能力也必须满足,“此时不亮剑,更待何时!”更多的时候,是强烈的事业感促使他们蔑视困难和挑战。这种感受经常会直接从何宁那里传递而来,“邓亚萍一天练球十七八个小时,她说一点都不累,热爱一项事业就不会感到辛苦,而是一种快乐。”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