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当前3G发展的大环境下,除了采取技术中立政策分配频率资源外,在国外还有哪些政策手段起到了有效推进市场竞争的作用?
庾志成:促进市场竞争一直是各国管制机构的管制方针,从2007年开始,全球3G市场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各国管制机构也逐步通过各种新的方式推动3G市场竞争,目的就是消除网络垄断,推动市场公平竞争。引入市场竞争的方式有两个,第一是办法新的经营许可证,第二是要求开放网络,引入MVNO。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3G市场上,管制机构推动市场公平竞争的最主要手段就是消除运营商天然的网络垄断,要求运营商开放网络资源。比如,日本的管制机构就要求NTT DoCoMo向MVNO开放网络接入。2007年下半年,日本电信监管部门要求NTT DoCoMo公司向日本电信公司出租移动通信网络。根据要求,NTT DoCoMo公司已经向日本电信公司开放了网络接入。日本电信公司租用NTT DoCoMo的3G网络已经于今年1月向企业用户提供3.6Mbps的HSDPA移动互联网接入业务。这表明日本监管机构在寻找新的方式鼓励更多的移动运营商进入日本电信市场。当然,日本通过限制传统移动运营商直接竞标的方式吸引新的进入者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日本各大运营商都通过与其它公司合资来竞标,而且在合资公司中基本都是最大的股东,刚才提到的2007年底第一批获得2.5GHz频率资源的两家公司中,就有KDDI的合资公司,应该说日本政府实施此项措施的目的并没有完全实现。
主持人:欧盟委员会在去年11月曾经通过了对2002年欧盟电信管制框架进行改革建议,从促进电信市场竞争的角度看,您认为这项管制制度是否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庾志成:欧盟在考虑实施网络与业务的分离运营。欧盟去年11月筹划的电信改革建议里面提出了一个新的政策工具,叫“功能拆分”,就是把现在的大型电信公司的运营业务分拆为两部分,一部分投资并运营国家电信基础设施;另一部分在网络上提供服务,和其他公司一起竞争,实行电信服务与网络基础设施运营分离,但允许保留所有权不变。“功能拆分”可以防止电信巨头利用对基础设施的控制排挤新的竞争者,也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
促进市场竞争的另一个有效手段是引入新进入者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欧洲部分国家计划发放第二轮3G牌照,另外,日本限制传统电信企业直接参与新频率资源竞标的做法,都是出于这个目的。
3G依然是不可跨越的阶段
主持人:目前全球大部分WCDMA网络都已经升级到HSDPA,甚至,欧洲一些WCDMA运营商已开始引入HSUPA技术,通信信息研究所对3G技术的演进有怎样的判断?
庾志成:其实三种主流的3G技术都有比较完善的下一步演进策略。
HSPA作为提升WCDMA和TD-SCDMA上下行传输速率的有效手段,将会成为提供3G数据业务的主要技术手段。HSPA可以在WCDMA的基础上平滑过渡,比较易于实现。因此,很多运营商都已经开始提供HSDPA的商用服务。CDMA2000的下一步演进路线主要是从EV-DO Rev.0向EV-DO Rev.A再向EV-DO Rev.B过渡。很多WCDMA和CDMA运营商都表示下一步的演进路线是LTE。我国的TD-SCDMA主要是朝着基于TD-SCDMA的HSPA以及LTE-TDD的方向演进。
主持人:有人非常看好LTE的发展,甚至认为3G在两年内将过渡到LTE,日本最近也宣布2010年商用LTE,庾总怎样看待3G技术的演进?
庾志成:我认为3G依然是不可跨越的阶段,LTE的真正成熟商用至少还需要4到5年的时间。
乐观地讲,LTE有可能在2010年实现商用。因为即使是在非常顺利的情况下,LTE标准也只是将在2009年完成。据我们所知,世界上最早的LTE实施计划将是日本,在总务省的要求下,日本的各大移动运营商都表示将在2010年推出LTE商用服务。但最终是否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目前还很难说。
退一步讲,即使到2010年LTE开始商用,其产业链的成熟还需要至少2年以上的时间。3G还将在之后的相当长时间之内扮演主流技术体制的角色。这一点,我们从2G和3G的关系上就可以看出来。从2000年、2001年算起,全球3G正式商用大约已经8年了,目前,考虑到CDMA2000的用户数,3G用户数量还仅占全球移动用户数量的20%。将来,在LTE上马之后,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可能实现对3G的替代。
因此,估计一直到2014年,3G都将是主流技术体制,可以说,3G是一个不可跨越的阶段。
CDMA技术路线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主持人:在CDMA方面,全球多家运营商把CDMA网络转向GSM,有人认为这意味着CDMA技术被边缘化,庾总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庾志成:我感觉CDMA技术路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我们可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化经济时代最讲究的是统一和规模,因为统一和规模可以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而在信息化经济时代,差异化和定制才是最重要的特征,差异化就是竞争力。规模和定制是一对矛盾,但规模化定制却是越来越明晰的一个发展现象,欧美日韩的手机定制就是一个明证。在当前用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的市场环境中,CDMA技术具有诸多与众不同的能力,也许会成为帮助企业实现差异化经营的有力手段。
第二,任何一种技术都有生命周期,都会发展演进,我们从来不指望一种技术能够永远赚钱,永远不被淘汰。CDMA是如此,WCDMA也是如此。今年4月,日本总务省宣布了到2010年商用LTE的计划,包括NTT DoCoMo、KDDI和软银在内的三家主要移动运营商也都表示要在2010年实现LTE商用。LTE是准4代技术,和现有的3G CDMA技术完全不同。无论现在各种技术体制表现如何,到时候都要重新开始。所以说,只要CDMA能够保证在一段时间之内为企业赚取足够的利润,收回投资,那就可以作为运营企业的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
第三,我认为接入手段将不再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将是一个融合的网络,核心网融合和接入手段的多样化是下一代网络的特征。除了WCDMA、CDMA2000、TD-SCDMA之外,WiMAX、WiFi、UWB等都会是无线接入的有效手段。比如韩国SKT,在同一张核心网之下,他们既有WCDMA,又有CDMA2000,既有WiBro、WiFi,又有SDMB网络,不同的网络和技术平台分别用来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业务。可见,某一种接入手段的有无已经不是市场竞争的最关键因素,企业只要能整合和利用好手中的资源,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做出特色,做好服务,就一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持人:您认为3G终端定制是否可以看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庾志成:终端定制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发展趋势。欧美日韩的手机定制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市场细分不断深化,用户越来越不需要大一统的解决方案,他们需要彰显个性,要求个体的特定需求得到定制化的满足。因此,差异化服务将会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重点,而这种追求的满足,只能通过定制的规模化生产来解决,这就是规模化的定制。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