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E是在2G网络上提高数据承载能力比较经济和快速的一种方式。在GPRS基础上,通过软件升级,获得3倍于GPRS的数据传输能力,最大下行/上行速率分别达到约300kbps/240kbps。同时,EDGE依然在不断演进,未来可以达到1.2Mbps的下行速率。
EDGE可以支持许多类3G业务,比如流媒体等。3G建网初期,如果覆盖不充分,EDGE可以作为3G的覆盖补充。3G用户需要切换到2G后,EDGE能够保证可比拟3G的业务感受,未来可以作为3G网络容量的补充。
如果3G牌照和网络建设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生,比如2008年下半年,那么运营商需要全力以赴建设3G网络,部署EDGE的意义不大。但是如果3G网络建设仍然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开始(比如1年),可以考虑在数据业务需求的城市区域有选择性地快速开通EDGE。
林奇兵:在多年的WCDMA/HSPA网络部署实践中,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主流设备供应商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通过HSPA在市区连续覆盖、优化切换管理,保证HSPA用户的业务体验;通过经验模板化的参数配置及小区级的参数调整能力,实现网络的快速部署和优化等等。
受限于终端价格(低端WCDMA手机还是远高于GSM)和无线传播特性(WCDMA/HSPA的2100M对比GSM/EDGE的900M),在远郊和农村等低盈利地区大规模部署,目前还是无法达到最大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建议:
首先,大中小城市,发达县城,主要公路和铁路,旅游点等地区全面部署HSPA连续覆盖;
其次,有HSPA覆盖地区,应该基于目前网络现况,如是否软件升级,W/H终端渗透率和运营商的财务能力等,配合EDGE在3GPP持续演进支持更高数据速率能力(GERAN),逐步进行网络升级和推出EDGE业务;
再次,在W/H用户比较普及后,可以考虑利用W/H网络的高容量特性,吸收市区的GSM/EDGE业务量,替换下来的GSM设备配合将来的投资计划,可以用来进一步完善偏远地区的GSM/EDGE覆盖能力,利用W/H和G/E的相互优势,达到最大网络投资效益。
资源共享和基站共址能够实现3G投资的最小化,WCDMA的建设部署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李昌竹:站址获取是移动网络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实行2G/3G共址建设,100%重用2G的站址资源是主要的解决手段。2G站点的配套比如传输、天面、电源、蓄电池等也可以共用,共站址建设是投资最省、建设最快的方式。
目前运营商的机房空间非常紧张,分布式基站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Vodafone对分布式基站的TCO进行了评估,在节省机房租金、免塔放、免馈线损耗、蓄电池节省、设备电费和空调电费等方面,分布式基站都相对传统宏基站优势明显,可帮助运营商有效开源节流。
在2G网络改造中也应充分考虑2G/3G的统一规划,例如新增站址、室内分布系统等要考虑3G部署的需求,使用2G/3G/HSPA/LTE多模基站扩容,以实现2G向3G的平滑演进。同时在机房空间、天面空间、配套设施等给予充分的预留,提升未来3G部署速度。
诺西:2G/3G共站是快速建设3G网络的必要条件。从技术角度而言,WCDMA可以非常理想地和2G实现共站。从工程角度而言,需要考虑增加WCDMA设备、电源扩容、传输扩容、所需的空间占用、机房承重、天馈线安装等诸多因素。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FlexiWCDMA模块化基站集尺寸小,重量轻,功耗低,安装方式灵活多样等优点于一身,可以与任何现有2G基站共用站址。Flexi是室内外一体化基站,可以采用室外安装、挂墙安装、抱杆安装、隐蔽安装等众多方式,在没有同2G共站条件的情况下,轻松实现3G基站的建设。
林奇兵:与GSM共站,利旧2G配套资源,一方面可降低成本,同时可节省工程时间。在进行WCDMA设备选型时,可广泛采用BBU+RRH形式的分布式基站,以降低对机房等资源的消耗,实现快速建网。对于天面较紧张的站址,可适当考虑采用双频或多频天线。不建议采用共馈线方式,是因为引入的合路器设备带来的插入损耗对覆盖产生较大的影响。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