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回避“十一五”期间三项未完成的指标中有两项与服务业有关这一问题。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行业,在“十一五”过去的5年时间里,服务业占GDP比重只提高了2.5个百分点,达到43%,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服务业是重要关注点
近日,有关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要求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十二五”规划中也有相关内容要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包括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和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报告中还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显然,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都与信息通信技术密切相关,电信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服务等本身也可归到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物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切入点,其应用领域很广,间接效益大于直接效益,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属性比作为制造业的属性更明显。
报告中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占GDP比例要提高4个百分点,即达到47%,按照2015年GDP预期55万亿元估计,新增4个百分点的服务业,即新增服务业贡献2.2万亿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较大比例,这对信息通信产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如今,电信运营业都在谈要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我们注意到“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继续推进电信、石油、民航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可见“十二五”是运营商深化电信改革,实现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变的关键。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战略位置将加强
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了加快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其中重点提到“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十二五”规划中则进一步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
在战略型新兴产业创新示范工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的建设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广播电视网、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等的建设,同时还有实施网络产品产业化专项,建设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基地。在关于推进文化创新方面,还应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加强互联网的利用与管理。
从这些内容看,信息通信业仍然是国家重要支柱和先导性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中起到重要作用,信息产业的企业和科技工作者负有重要使命。
我国3G发展低于预期 推动TD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院研究员 侯自强
政协委员王建宙在本次政协会上提出《在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中扩大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国际影响力》的提案,其中提出扩大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国际影响力,主导TD-LTE技术在国际上的应用。预计今后中国移动将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7个城市组织开展TD-LTE规模技术试验,加速推进产业化进程。
TD发展需要一个统筹规划
在国际上,中国移动主导推进TD-LTE,并在2011巴塞罗那移动通信大会上联合印度、日本、欧美等多国运营商代表共同发起的“全球TD-LTE发展倡议”,声势浩大。目前我国TD发展状况堪忧,大力搞好TD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这种在国内以7个城市规模试验为主,做好示范,推进国际TD-LTE商业化进程的策略是正确的。因为在TD未取得商业成功,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之前,大规模部署推进TD-LTE商业化是不可行的。但推进TD-LTE不容等待,因此这种在国内规模试点,国外引导推进商业化的策略即是一种明智之举。
目前TD-SCDMA网络在国内发展并不乐观,用户体验差,没有体现出3G应有的优越性。截至2011年1月底,中国移动拥有3G用户2263.3万户,中国联通为1546.7万户,中国电信为1364万户。但中国移动3G用户中包括无线座机用户,其真正3G手机用户数少于其他两家,没有完成预定的发展指标。2011年,工信部已经将3G及TD-SCDMA用户发展列为重点工作之一,而中国移动虽然已经投资上千亿元新建TD网络,并将用户从2G转到3G,但是ARPU值却未增加,2G网络负荷也没有减少。
资费政策是制约3G业务发展的主因
从全局看,我国3G的发展也低于预期,面对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快速发展带来的商机,3G业务的发展严重滞后。笔者认为,资费政策是制约3G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
据悉,目前手机数据业务收费价格普遍偏高,而各种套餐中包括的数据流量很低,用户稍不注意会出现高额资费,这使用户不敢放手使用,同时,这种高资费政策也制约了3G用户的快速发展,运营商应该考虑在手机业务上实行不封顶的包月制。
我国3G网络拥有60万个基站,全负荷工作可以支持6000万用户同时在线(速率200Kbit/s),这意味着可以支持3亿用户同时在线。如果以每月50元不封顶包月来计算运营商的年收入,可达1500亿元,这足以保证3G投资的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运营商应尽快实行手机数据业务不封顶包月制收费,解除用户无线上网的后顾之忧。随着今天1000元以下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普及,我国将出现3G宽带用户快速增长的高潮,3G用户如果达到3亿以上,将带来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同时带动从各种移动智能终端到内容制作、各种应用和新媒体产业链的发展。
中国通信产业“走出去”需谨慎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高旭东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走出去”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政府在积极推动,产业界各方也在积极探索,这对通信产业来说也不例外。
那么,如何才能推动通信产业走出去的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对整个通信产业的性质进行准确的判断,即这一产业是国际化的还是本土化的,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政府政策和企业战略。
最早提出产业性质对国际化的影响这一问题的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教授,他认为,如果一个产业的性质是国际化的,大力对其推进国际化就是一个基本趋势和选择,例如轿车产业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国际化产业,丰田可以把它的竞争优势扩展到全世界。与此相反,例如银行业,基本上是一个本土化性质的产业,因此,现实中很少有真正全球化的银行,更多的银行是紧随着本国其它国际化产业中的企业走出去的,进而为它们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再比如零售业,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个本土化产业,这也是这一行业跨国经营相对较少的原因所在。
技术优势为设备厂商 奠定基础
经过笔者及所在单位的大量研究,我们认为通信设备制造产业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而通信服务产业则是典型的本土化产业。依照这一研究结果,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产业进一步“走出去”就有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从华为、中兴等通信企业过去在国际化中的实践经验来看,这些企业走出去的选择是正确的。基于特定的国内发展环境,中国本土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在取得核心技术开发的突破后,就拥有了跨国公司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以先进技术为基础,同时实行低成本和差异化的战略。
在波特教授看来,一个企业是很难做到同时兼顾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本土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这种独特战略,使跨国公司很难与之竞争。此外,中国通信企业在3G、4G等技术上的优势,也为中国本土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股权投资是新机会
与设备制造产业的情况相反,由于通信服务产业本土化的性质,中国通信服务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则应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
事实上,从前少数电信运营商基于历史原因(殖民历史、语言文化相似、大规模私有化等)实现海外大发展的案例早已成为历史。在现阶段,运营商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如果不介入直接运营,而是进行适当的股权投资或许存在新的机会。
实际上,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通信服务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像波特教授在2011年第一期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中所指出的,以发展本地企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产业链为核心,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新业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