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专栏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11-08-09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黑莓(BlackBerry)手机制造商捷讯移动(RIM)的联席CEO吉姆。贝尔斯利是出了名的冰球爱好者,他喜欢加拿大冰球名将维恩。 格雷茨基的名言:“我滑到冰球将要滚到的地方,而不是它原来所在的地方。”但悲哀的是,他没带领捷讯移动做到这一点,导致后者陷入深重危机之中。

    7月25日,捷讯移动宣布裁掉2000个工作岗位,这占其雇员总数的11%,这个裁员规模和2003年捷讯移动因诉讼差点招致灭顶危机的时候相当。作为其“成本优化计划”的一部分,此次裁员主要针对运营和销售人员。

    这家曾经在北美长期保持领先优势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明白,它需要做些什么了。尽管捷讯中国给《第一财经周刊》的回复中称,黑莓仍在加拿大、拉美和东南亚地区保持市场第一的地位,但在它最大的美国市场,黑莓已经被甩在后面了。

    市场调研公司comScore inc.的报告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iPhone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为26.6%,超过了黑莓的24.7%;同期Android系列手机所占的市场份额则达到了38.1%.随后黑莓股价自2009年以来首次跌破40美元,迄今则已跌至今年峰值的40%左右。

    在个人智能手机市场,iPhone和Android系列手机是绝对的王者,如今,它们正在把自己的优势往企业用户市场渗透,开始蚕食黑莓在这一市场领域的份额,那些一直以来让它引以为豪的企业用户正在抛弃它。

    在此之前,黑莓已经独步北美智能手机市场十年。1997年,黑莓的两个创始人—吉姆。贝尔斯利(Jim Basillie)和迈克。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制定出了以无线电子邮件为核心的产品路径,1998年,第一款黑莓无线设备正式诞生。2001年,“9.11”事件的时候人们发现,在全美仅限极少数人使用的黑莓手机,因为其电子邮件推送功能,是当时唯一能安全进行通信的工具。

    让黑莓变得时髦的还有2000年互联网和电信泡沫的破灭。彼时大量的电信运营商对3G网络的投资垮掉,大量基站和网络设备合同被中止,这直接导致了3G的进度被延缓了至少五六年,可智能手机和人们对无线互联网的需求,在当时已经被初步激发出来。在一个没有YouTube、TiVo、Facebook和各种社交及娱乐工具能在手机上实现的环境下,更重要的是在手机通信网络的带宽极度贫乏、体验极度糟糕的情况下,电子邮件成了唯一能够被真正激发和满足的需求。

    因为完整的电子邮件推送功能和背后的安全加密机制,以及主要为商务办公室设计的必要的邮件格式、流量和附件等文档的同步处理功能,在1998年至2005年那个时间段,黑莓成为最早也是当时唯一可能流行的智能手机,当时黑莓的用户数每年都在以150%至200%的速度增长,股价也涨了几百倍。

    针对企业用户,多年来,黑莓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硬件、软件、架构、公司级整合、安全等。许多公司比如美国航空公司的母公司AMR、花旗银行等均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禁止员工使用iPhone手机来连接企业电子邮件系统。

    但是,黑莓的主要应用和技术都不是基于互联网资源和带宽的,它考虑最多的是尽量绕开而不是如何让人们更多地使用无线互联网资源。其邮件推送技术是一种由SMS(短信)协议改写的推送技术,它把所有信息回传到黑莓在加拿大Waterloo的服务器上进行存储和同步处理。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黑莓所赖以成功的因素都开始成为历史负累。2007年iPhone的问世则让手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通讯工具变身为多媒体娱乐终端。

    事实上,黑莓也很早就开始了向娱乐化和普通应用的机型上的转变。2006年,黑莓推出第一款普通应用的主打音乐功能的智能手机Pearl;2007年又推出双模手机8820,主打视频、音乐播放和数码相机,同时适应了3G带宽的普及,提升和优化了蜂窝网络和Wi-Fi使用的体验;2008年初,黑莓推出8120,这是世界上第一款主动推送Facebook好友动态并让用户互动的智能手机;2009年又推出全触屏的Storm.

    即便在平台化方面,黑莓也是先行者。2007年,吉姆。贝尔斯利就提出来公司要平台化,也就是成为一个应用平台,让第三方开发者基于黑莓OS开发应用。2007年3月黑莓公布了SDK开发包给开发者,这比Android和苹果iPhone提供SDK开发工具分别早8个月和1年。2008年5月,黑莓推出1.5亿美元的开发基金鼓励开发者开发应用—因为1个多月前苹果刚联合KPCB成立了一个1亿美元的基金。

    这时,黑莓还在证明自己和iPhone是不同的手机:自己是服务于企业用户的商务手机,iPhone是面向消费市场的多媒体手机。而且,它也想要证明自己能制造出和iPhone一样优秀的手机,比如2010年发布的搭载BlackBerry 6系统、以QWERTY键盘和触摸屏亮相的Torch.在发布这款手机时,吉姆。贝尔斯利说它“比起市场的任何东西都是一个大的进步”,“黑莓Torch对于捷讯不仅仅是一个手机,而是‘那个手机’”。

    对于消费者市场,黑莓也并非全无意识。2009年,黑莓开始由自己的财务数字意识到消费市场的重要性。它开始寻找好莱坞明星作为代言人,相对于针对企业用户的BES服务,黑莓还推出了针对个人用户和没有条件架设服务器的企业用户的BIS服务。2009年,黑莓也开始运营自己的应用商店App World,为了赢得第三方应用开发者,2011年3月它甚至把即时通讯服务 BBM扩展到 Android 和 iOS 平台。

    由此可见,这不是一家缺乏视野和预见力的公司。在2009年底2010年初之前,捷讯移动是一只直线上涨的股票。2009财年它的收入上涨超过40%,利润上涨超过50%.消费性黑莓在全部黑莓销售中占比超过40%—在当时看,它前三年的一系列转型和变化都称得上成功。

    但是从2010年这个智能手机领域变化最多、竞争最剧烈的年份开始,黑莓似乎迷失了方向。它不乏眼光,但是执行起来却问题重重。在新型的对手层出不穷地冒出来之后,它输给了这些新对手。

    2008年后,黑莓推出的手机虽然不乏亮点,但却没有任何一款产品称得上完美的智能手机的标杆。它出身于邮件传输技术、信息安全和窄带网络,这与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海量数据、社交应用、多媒体及应用程序驱动的语境完全不同。这就导致在UI界面交互体验、应用程序开发和生态系统以及手机工业设计三个方面,黑莓都没有加分的地方。

    在上市首周末,黑莓Torch卖出了15万部。但iPhone3GS和3G在发布的一周之内卖出了100万部,而iPhone4则卖出了170万部。Android阵营的佼佼者三星的旗舰手机Galaxy S北美市场首发达到100万部用的时间为半个月。之后黑莓发布的Playbook,以及最新发布的黑莓9900则都在重复Torch的故事。

    而且在第三方程序开发上,一度已经决定从商务向大众市场演进的黑莓也反而变得保守了。比如坚持商务程序开发优先的原则,这会让这个平台的周期变长、流程复杂以及开发者活跃度降低,商务开发者反而更倾向于在iOS和Android Market上开发程序。目前黑莓App World的程序数量为3.5万个,而谷歌Android Market商店的应用数量超过20万个,苹果App Store商店的应用则达到了42.5万个。

    2010年9月,黑莓发布了平板电脑Playbook.但这款产品的推出看起来有些着急了,在Playbook上,黑莓第一次放弃了采用了多年的BlackBerry OS,转而使用自己新的平板操作系统QNX.并宣称这款平板主要面对商务人士。但是在这款产品上它完全放弃了黑莓最原始的强大的邮件推送和处理功能,在其它方面也没有明显的亮点。而思科同时推出的平板电脑Circus反而因为思科在企业端的布局,比黑莓的Playbook更有市场。

    至于QNX系统,它用在了Playbook上,更准备用在今后的黑莓终端上。但人们为什么需要另一个操作系统?黑莓收购QNX是看中了它的多媒体功能丰富以及安全性能更好,但这些显然已经不是市场重点,而且黑莓也没有给出用户从BlackBerry OS向QNX过渡的方案。

    2011年5月,在奥兰多举行的黑莓世界大会上,黑莓宣布开始向Android智能手机和苹果的iPhone开放其安全性能极强的企业服务器,以管理除黑莓手机外的其它设备与企业数据连接问题,但会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在此之前,它已经宣布将支持Android程序在黑莓平台上的使用。

    对黑莓来说,前者意味着它放弃了自己最核心的资产,后者则意味着它放弃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竞争壁垒,而其目的只是让企业用户更多地使用到黑莓的企业级软件,以及让用户出于应用程序的数量和使用方便,以及黑莓的独特属性,从而更多地购买黑莓的手机。

    这几个决定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一方面推出新的操作系统平台,一方面却把自己的核心资产授权给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在此期间,市场层面发生的变化是,Android加速崛起,诺基亚在加速衰落寻求新路,而微软Windows Phone 7则在证明它在产品研发上的竞争力。

    而iPhone和Android手机最终也把战火烧到了企业市场。在个人消费市场取得绝对优势之后,它们也开始逐渐向企业市场渗透。

    个人消费市场和企业市场并非绝缘。2009年,在美国市场调查机构JD Power进行的一次智能手机用户满意度调查当中,iPhone在普通消费者以及商务人士两个类别的打分中都获得了803分(满分1000分)的最高分,这个分数比黑莓手机高了79分。

    苹果公司对于信息安全的改进逐渐赢得了企业用户市场。2010年5月,AT&T全球业务服务集团总裁Ron Spears这样描述了iPhone被接受的过程:2008年,iPhone 3G版本问世时,几乎80%的手机安全难题已经被苹果公司攻克,而当iPhone 3GS版本2009年夏天上市时,绝大多数企业的首席信息官都表示他们几乎没有再遇到任何信息安全问题,因此眼下大多数企业人士都把iPhone视为可移动的电脑,而不仅仅是一部手机。

    苹果公司在2010年9月的时候表示,80%的《财富》500强公司在部署或测试iPhone,65%的《财富》100强公司在部署或测试iPad平板电脑。

    杜邦公司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配备iPhone给员工,杜邦CTO Eric Smith说,越来越多的员工都有iPad和iPhone,我们开始考虑,为什么不直接让员工把iPhone用于工作呢?

    另一个由CCS Insight最近发布的调查显示,55%的信息经理都偏好用黑莓,但接下来两年就很难说了。信息经理普遍表示,除非它能在产品上竞争过iPhone.在9家最大的美国公司中,只有波音公司和埃克森美孚表示只使用黑莓,其他几家公司表示他们至少使用一个除了黑莓之外的品牌。

    过去不大理睬企业用户的苹果公司这两年也相继推出了一些举措来争取企业用户。在5个分别位于美国费城、英国伦敦和中国上海等地的零售店里,苹果专门设立了接待企业用户的“Briefing Room”;7月21日,苹果又开始推出面向批量采购应用的企业用户的B2B App Store.

    IDC手机业分析师高媛说,在中国,iPhone在企业用户中的市场份额也已经超过黑莓,黑莓的功能太单一是主要原因,比如邮件推送,iPhone 3G也能实现这个功能,而苹果会针对企业用户的需求开发更多的应用。

    苹果甚至还挖起了黑莓的墙角。2009年4月,曾任5年捷讯策略业务部主管的Geoff Perfect进入苹果担任iPhone企业销售部门主管,之后更陆续有4位经理级的业务人员追随Perfect的脚步加入苹果。

    也许,如果黑莓在更早前被看衰的话,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事实是,直到2010年上半年,人们还在看好它,赞美它,它的股票还在涨—结果它就错过了最重要的时机和最重要的变局。也许是被宠惯了,面对突然而来的外界的质疑—关于黑莓的产品和路径的质疑,两位创始人和高管都表现出他们的自负与不屑。

    一些黑莓手机的支持者认为黑莓仍然有优势,并把它的优势归结为7点,包括QWERTY键盘、电池、企业安全性和可管理性、黑莓信使、平板电脑PlayBook、未来采用QNX系统的新机型和独特的数据压缩技术等等。

    但这些优势和对它唱衰的论调比起来,似乎太无力了。在《华尔街日报》前不久发表的一篇名为《满盘皆输的黑莓》的文章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战略管理博士、智治基金创始人与管理董事埃里克。杰克森为黑莓的失败总结了6条原因:对iPhone的到来置若罔闻;非核心业务(如冰球)的干扰使管理层对核心业务心不在焉;推出新产品组合不得力;公司领袖沾沾自喜;企业文化封闭;缺乏中国市场战略等等。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1)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09)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09)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0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05)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