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申报国际标准的150多个日日夜夜里,年过半百的李世鹤,带领着大唐的研发人员,经历了一场令他们终生难忘的“创业”之旅。当时的研发团队用一穷二白形容亦不为过,缺少资金,他们节衣缩食、四处奔走;缺少像样的开发场所,他们就找了几间简陋的平房作为临时办公室;缺少可参照的试验数据,他们就一遍一遍的自己尝试。没有基本的仿真环境,没有基本的实验条件,没有额外的奖金和补助,没有个人时间,每天持续工作15个小时以上,成为大唐研发团队的家常便饭。尽管是这样的艰苦条件,所有的工作人员却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对TD-SCDMA最终成为国际标准,抱有一种必胜的信念。就这样,中国通信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提案,硬是在这群充满斗志、无所畏惧的大唐人的手上诞生了。
2000年5月,在土耳其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大会上,由中国提交的TD-SCDMA与欧洲的WCDMA和美国的CDMA2000一道,被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接纳为3G国际标准。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迎来了其依靠自主核心技术发展的新时期。
TD-SCDMA成就令世界瞩目
大唐电信集团并没有就此止步,在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如今,TD-SCDMA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TD-SCDMA在国内10个城市进行的大规模试验和试商用,证明了其独立组网运营的能力;2007年,TD-SCDMA试验网在韩国完成了验收;2008年,欧洲和美国部分运营商开始将TD-SCDMA的跟踪和技术试验纳入后续重点工作,TD-SCDMA国际化的步伐也在迅速加快。
据TD-SCDMA产业联盟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TD-SCDMA产业化进程而成立的TD-SCDMA产业联盟发展至今,已从最初的7家成员发展到由50多家中国实力通信企业组成的成员单位,全球有400多家运营商、制造商加入TD-SCDMA论坛,几十家厂商动用大笔资金投入实质研发,中国通信企业累计在TD-SCDMA产业的投入已超过200亿元。
中国企业不仅在知识产权和标准领域彻底打破了我国以往的跟随和模仿欧美的被动局面,而且,在后3G、4G等移动通信的长期演进道路上也牢牢把握了主动,一条完整健全、以国内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包括网络设备、终端、核心芯片、测试设备、仪器仪表、元器件等产业环节均已完成商业化准备。
日前,在中国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公布的首批“创新型企业”名单中,大唐电信集团凭借突出的自主创新实力,入选我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在国资委刚刚公布的中央企业累计持有有效专利数量的统计和排名中,大唐电信集团专利持有量在150家中央企业中位列第六名,与中央特大型企业比肩。据了解,2007年大唐电信集团专利申请量较2006年增长51%,发明专利所占比例达到96%,专利申请增长幅度大大高于移动通信领域的平均增长速度,而在大唐电信集团所掌握的专利中,大部分为TD-SCDMA的核心技术专利。大唐电信集团正继续践行创新型国家战略,不断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带动TD-SCDMA产业创新能力实现整体提升。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