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微博)联姻诺基亚(微博)、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微博)、华为(微博)中兴大力进军终端市场……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都不约而同在终端领域加强自己的存在感。不过,爱立信(微博)的表现有些“特立独行”——10月底,爱立信宣布放弃了在索爱中拥有的50%股份。近日,爱立信网络社会论坛召开期间,爱立信总裁兼CEO卫翰思阐述了爱立信的变化之道。
“是的,我们确实退出了手机市场。”面对是否会重返手机市场的询问,卫翰思的回答斩钉截铁。在卫翰思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终端市场的游戏规则已经完全改变。
“由功能手机发展到智能手机,整个行业发生了巨变。”“以前的手机90%用来打电话,10%用来发短信。但是对于智能手机来说,仅有25%用于打电话,75%会被用来做其他事情。”卫翰思说。
因此,在卫翰思看来,放弃的理由很简单。“十年前,终端只是网络的外部延伸,现在,手机成了人们随身的时尚终端设备,爱立信在这方面并不具有特别的优势。”
但是,卫翰思也强调,爱立信也仍然身处手机行业之中。“我们还持有意法爱立信50%的股份,很多手机都在使用他们的芯片组。”
在卫翰思看来,作为芯片和基础模块供应商对于爱立信来说,事实上意味着更大的市场空间。“面对未来500亿连接设备的市场,我们还将致力于生产基础设备,以保证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
另一彰显爱立信存在感的领域则是其所持有的大量移动通信专利技术。卫翰思此前曾面对投资人表示,随着从玩具到电表等设备纷纷实现无线接入,该公司将寻求从其持有的2.7万项专利中增加收入。而就在今年,爱立信还参与了对北电45亿美元专利组合的竞购。“需要移动宽带连接技术的厂商,都可以交换我们的专利技术。”卫翰思在接受通信产业网采访时再次表示。
今年此起彼伏的专利大战让人们一点也不怀疑爱立信这一“业务模式”的成立,但这会不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共同利益?
卫翰思强调,爱立信并非要将自身利益最大化,相反“人人可以使用我们的发明的技术来降低成本”。而这一新的“业务模式”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爱立信正在创立通信业的标准和核心专利”。
卫翰思表示,对于整个通信行业来说,为了获取发展的规模性,已经形成了专利授权的FRAND原则,公平、合理、平等地实现了技术共享,这意味着任何想要使用此技术的人只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即可。爱立信自身也在通过交叉授权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专利技术。
2010年,专利组合给爱立信贡献了约7.04亿美元的收入,甚至远不如高通一个季度的专利收入,更不要说其全年高达30亿欧元(约合4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
事实上,就像上述数字所展现的那样,专利的“远水”无法解决爱立信发展的“近渴”。而在放弃终端的同时,在卫翰思看来,在三大领域,爱立信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一个是移动宽带,一个是管理服务及网络外包服务,第三个是BSS和OSS领域。”
移动宽带和电信专业服务都是爱立信的传统强项,而自卫翰思上任以来,就在不断加强自身在BSS/OSS领域的能力,其在全球先后收购了Pride、inCode部分资产、Optimi、Tridge、Telcordia等数家该领域的公司。“爱立信在移动宽带业务领域第一,我们在管理服务业务也是第一,现在我们正在努力成为业务支撑系统和业务运营系统的第一。”卫翰思说。
在访谈中,卫翰思也谈到了中国,谈到了TD-LTE。“我们同中国移动(微博)的合作进展得很好,我们通过了TD-LTE第一阶段测试,马上要进入第二阶段。”而卫翰思称,这种成功来自爱立信在LTE上的综合实力——占全球60-70%的份额。
“在世界范围内,我们正在一个正确市场中处于一个正确的位置。”卫翰思说。
|